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春节家里来客人需注意的事项

发布时间: 2011-11-01 12: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春节正是北方最寒冷干燥的冬季,许多家庭门窗紧闭,抵御严寒。但是节日期间串亲访友的人很多,家庭的卫生与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早晨以及客人走后,都要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如果房间内人太多,就要保持空气流通,切忌室内缺氧。北方室内加湿也很重要,因为空气干燥非常容易引起呼吸道的疾病,适当的加湿能保证人的舒适感,而且还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亲友相聚,谈笑娱乐都要适度,不能影响正常休息。

北方农村有很多节日里的怪风俗,比如,年夜不倒垃圾等等,些风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且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破除这些陋习,保持家居卫生非常重要。节日流动人员多,还要做好室内的消毒工作,这都是养生指南

一些家庭喜欢用鲜花装点自己的家,烘托节日气氛,在获得美感与愉悦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各种过敏反应,尤其是有婴幼儿的家庭,更需注意。

详情可登录养生指南专题http://care.fh21.com.cn/yszn/。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家里面灰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家里面灰尘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家中灰尘主要由人体皮屑、纤维碎屑、户外颗粒、宠物毛发和微生物代谢物组成。1、人体代谢:人体每天脱落约50万片皮屑,占灰尘总量的20%-30%。皮屑与汗液混合后成为尘螨的主要食物来源,建议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寝具,卧室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2、织物分解:地毯、窗帘...[详细]
发布于 2025-04-17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