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过满则溢养生有度才健康

发布时间: 2012-04-17 09: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现代人的健康意识觉醒的时候,社会上就开始掀起了养生热潮。每个人都在所求着健康保养的方法,社会上到处宣传这关于养生的理论和实践,但到底那些被人们口耳相传的道理有没有它的合理之处,还需要我们自己有一双慧眼明辨出来。小编提醒各位的执行者,养生要养对,还要适度。

世上没有一种食物和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的人,也没有一种养生保健功法能适合所有的人。

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仅涉及医学,还涉及社会、人文、伦理、道德等诸多文化方面。自古以来,除医学专家对养生有发言权之外,其他如道学、佛学、儒学、易学、武学、食学、民俗学等各路专家都有发言权。于是就自然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现象。

养生大法 众说纷纭

近年来,中医经历了一场捍卫自身尊严的战斗洗礼。之后,便在专业或非专业媒体上,大量介绍古今医史、名家、名著、名方、名诗和名画等内容,以彰显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但遗憾的是,一些非中医专家讲的保健理论和应用内容,特别是营养学方面,总是变来变去,今天你说好,明天他又说不好,甚至有害。诸如此类,使民众感到无所适从。

近年来,基于广大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长和需求,各式各样的养生保健中心、基地、山庄、俱乐部、会所、公寓等纷纷建立起来。这些养生保健场所邀请各路养生保健专家,运用古今中外各种养生保健功法,为养生者服务。另外,不少旅游胜地的和尚、老道也为旅客诊脉断病,传授养生功法和售卖秘制养生茶、酒、丸、散、膏、丹等养生补品。广播、电视媒体在提高收视率前提下,扩增了养生保健节目,书刊业在追求发行量的前提下,将养生保健类内容作为组稿主攻方向,选题专找新、奇、特、玄能吸引读者的内容。

有需求就有供给,各路养生保健专家有如雨后春笋,且几乎全有动听的头衔,什么国家级专家、首席专家,资深专家、知名专家、终身专家等等。这些养生保健专家的特点是:自诩为草根民俗派专家多于学府书斋派专家;年富力强的专家多于年老气衰的专家;胆大开放型的专家多于胆小保守的专家;无知无畏的专家,多于有知有畏的专家;非医学专业的专家多于医学专业的专家;西医专家多于中医专家。

养生书籍 如炒冷饭

纵观当前出现的养生保健理论,基本达到共识的内容是:要认知健康的重要性,养生保健重于治疗,心理平衡、营养平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按时体检、有病早治等。于是这些年的中西养生保健专家,尽管不断变脸,巧立名目,也只不过是互相重复,来回折腾,有如炒冷饭,又像是祥林嫂见人便说“阿毛剥豆”一般。如今读者看着这些滥书,听众听着这些陈词,也未免感到乏味和心烦。可是炒作者并不怕养生保健书刊已经堆积如山,已打五折销售,该出还是要出,因为中国人多,有万分之一的人出钱,老板就有钱赚。只要有养生专家在电台、电视台讲演,就会有高收听率、高收视率,广告费就会上去,也就有了经济效益。

得当者为宜 失当者为忌

养生保健热炒的今天,影响最大的是老年朋友。为何如此?一是离退休老人家空闲时间多,二是怕得病、怕死,三是老年人容易被媒体忽悠。有的老人为追求“清静虚无”就每日闭门谢客,打坐养神练习内功;有的老人笃信“生命在于运动”,就终日爬山或在公园里摔打筋骨;也有的老人要享受“老有所乐”,就夜以继日下棋或搓麻将不止;也有少数老人听信养生奇法怪招,就习练怪功,大喊大叫,用力拍手、拍屁股,用木板拍打全身;倒行、倒立、学变了味的“五禽戏”,甚而学狗爬、驴打滚之类;还有极少数的老人则迷信养生秘方偏方,每日人参、鹿茸、灵芝、冬虫夏草和各种“鞭酒”不离口,以壮阳补肾,延年益寿;更有甚者喝自家尿,以毒排毒,防癌抗癌;还有外用痔疮药膏来健肤美容等等。

在当前众说纷纭的养生大法面前,我们到底该信谁的?要采用哪种功法?

笔者认为,世上没有一种食物和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的人,也没有一种养生保健功法能适合所有的人。这里有个因时、因地、因季节、因人的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问题。古代医家说:“得当者为宜,失当者为忌”。因此,中医养生原则,历来主张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确定养生行为常常是知易行难,就以上所说的古今中外养生大法,莫说全套功法用在一人之身,哪怕是单项内容,人们也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如今,包括笔者在内,都已经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了,放着多姿多彩的好日子不过,而去天天琢磨和习用这些养生大法,有必要吗?养生大法“知”,但不必及深;“信”,不必执迷;“行”,要有度。总之根据自身条件法乎自然,顺其自然而已。一句话就是:养生大法不管别人怎么说,但要相信自己,可做可不做,可多做也可少做,让自己活得自在一些,潇洒一些,活得有尊严一些,千万不要活受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性爱有度,健康常在!
性爱有度,健康常在!
适度的性生活应是以房事后次日无精神不振、头昏、疲倦不适等为度,做任何事都不能过头,过了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副作用,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适度的掌握性生活频度是很有必要的。性生活过度主要表现为:面容憔悴,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萎靡不振,头重脚轻,周...[详细]
发布于 2011-09-22

最新推荐

“避癌十字诀”来了!远离癌症,先远离这10个字
“避癌十字诀”来了!远离癌症,先远离这10个字
癌症,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似乎总是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它可能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悄然潜伏。据统计,全球约30%至50%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来预防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癌症,专家们总结出了一套“避癌十字诀”...[详细]
2025-05-09 18:40
烤熟的烧烤放冰箱多久能吃
烤熟的烧烤放冰箱多久能吃
烤熟的烧烤在冰箱冷藏保存3-4天可安全食用,冷冻保存可延长至1-2个月,具体时长受食材种类、储存温度、密封程度影响。1、储存时限:冷藏环境下肉类烧烤建议3天内食用完毕,海鲜类不超过2天。冷冻状态下红肉可保存2个月,禽类1个月,鱼类3个月。超...[详细]
2025-05-01 22:55
烤肉吃了没熟的肉怎么办
烤肉吃了没熟的肉怎么办
食用未烤熟的肉类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处理方法包括催吐观察、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就医指征和饮食调整。1、催吐观察:摄入未熟肉2小时内可尝试催吐减少吸收,用压舌板刺激咽喉部或饮用淡盐水诱导呕吐。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儿童...[详细]
2025-05-01 22:51
腌咸菜几天吃最安全
腌咸菜几天吃最安全
腌咸菜的安全食用时间与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相关,腌制2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降至安全范围,储存环境、盐分浓度、原料新鲜度、发酵温度、密封程度是影响安全性的关键因素。1、亚硝酸盐峰值:蔬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第3-8天达到峰值。此...[详细]
2025-05-01 22:47
吃剩的烧烤可以放冰箱吗
吃剩的烧烤可以放冰箱吗
烧烤食物冷藏保存需注意微生物污染和营养流失问题,正确处理方式包括密封分装、控制冷藏时间、充分加热、避免反复冷冻、选择合适容器。1、密封分装:烧烤食物暴露空气中易滋生细菌,建议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密封盒。肉类与蔬菜需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铝箔...[详细]
2025-05-01 22:43
羽绒服吃完火锅异味怎么处理
羽绒服吃完火锅异味怎么处理
羽绒服沾染火锅异味可通过通风晾晒、局部清洁、天然除味、专业护理和预防措施解决。1、通风晾晒:火锅气味主要源于油脂挥发和香料吸附,将羽绒服悬挂在通风处24小时以上,利用空气流动带走异味分子。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面料褪色,可配合衣架拍打使填充物蓬松...[详细]
2025-05-01 22:39
吃蒜以后如何去味
吃蒜以后如何去味
大蒜异味可通过口腔清洁、食物中和、代谢加速、物理吸附和化学分解五种方式有效去除。1、口腔清洁:大蒜中的硫化物是异味主要来源,刷牙时选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能分解硫化合物,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残留。漱口水选择含二氧化氯成分,实验显示其除味效果比...[详细]
2025-05-01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