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关于西瓜的那些谣言你信了吗

发布时间: 2018-10-12 09:34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天到了,各种水果也是应季上市,尤其是西瓜,夏天吃上一块西瓜那真的是解渴又凉爽,但是现在有很多关于西瓜的谣言,搞得很多人都是不敢吃西瓜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跟小编一起看看去。

近有很多的报道都是关于西瓜的,“西瓜爆裂于瓜棚”、“西瓜注射增甜剂”、“西瓜使用膨大剂”、“嫁接西瓜不能吃”等等,很多的说法都是说西瓜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呢?

西瓜爆裂只因膨大剂?

西瓜尚未成熟却纷纷爆破,别笑,这是真事,发生在江苏省丹阳地区。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膨大剂的使用“,从此谈”破“色变,选购时尽量挑小的买,生怕购得使用了膨大剂的瓜。膨大剂到底是何方神圣,让人们避之不及?

膨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属于农药范畴(依照1997年国务院颁布《农药管理条例》中农药的定义)。常用的膨大剂有氯吡脲、赤霉酸,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功效。

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入膨大剂,1992年得到了我国农药登记,并在一些省份推行。如今,氯吡脲在我国、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着广泛使用。目前为止,正常使用时,还没发现膨大剂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但是不当的使用(过量或是时期不对)会引起果实畸形。

而引起瓜开裂的因素很多,首先种植品种的特色就是皮薄、易裂,比如广受瓜农和消费者喜爱的京欣1号,就存在易裂果的特点,后来中国农科院、大兴县农科所等单位又合作培育了抗裂京欣的品种。其次是长时间的干旱后下雨,西瓜吸收水分后容易胀裂,再加上昼夜温差,西瓜皮就很容易开裂。上述丹阳西瓜爆裂主要就是这种原因。

太甜的西瓜注射了增甜剂?

每到吃西瓜季节,都会有“打针西瓜”的消息。传言黑心商贩为了让西瓜卖个好价钱,往里面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这令很多人感到担心。对此,专家和瓜农均表示,不可能存在打针西瓜,因为给西瓜打针,既不能被吸收,还不利于保存销售。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表示,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给西瓜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是不可能被吸收的。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在短时间内变质,不利于保存。记者曾走访了北京东城区的几家水果摊、水果批发市场和大兴区瓜地,不管是零售商还是瓜农都说,西瓜不可能打针,因为西瓜一旦有点伤口,会烂得很快,没人愿意做这赔本买卖。

之所以有此传言,许勇分析,可能是因为西瓜栽种需使用一些叶面肥,这能提高西瓜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果实糖分,这是西瓜常用的栽培技术,没有任何安全问题。一些化肥厂商称这类叶面肥为“增甜剂”销售。可能由于部分瓜农与公众缺乏科学理解,将“增甜剂”传成了“注射剂”。

至于“打针西瓜”有“白筋”,科学松鼠会成员史军介绍,这是西瓜的维管束。本来在西瓜成熟过程中,这些维管束会逐渐降解,但由于肥料、品种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西瓜的维管束纤维没有被降解,甚至发生了木质化,从而形成了黄色的条带。西瓜果实内部出现白籽,可能是因为在早春西瓜授粉中出现受精不良。

消费者自己要学会挑西瓜,第一招看颜色,花皮瓜类,要纹路清楚,深淡分明;黑皮瓜类,要皮色乌黑,带有光泽。第二招观形状,正常西瓜的外形应是球形或椭圆形的,且表面平整光滑,不会出现凸起或凹陷;第三招弹西瓜,好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击,会发出“咚咚”的清脆声,而且托瓜的手感觉有颤动,如果西瓜发出“噗噗”的闷响,一般是熟过头了;若是生瓜则是“当当”的声音。

嫁接西瓜不能吃?

有人说了,嫁接出来的西瓜不如原生西瓜好,瓜农自己都不吃,所以我们也不能吃。这里需要讲一下西瓜这种作物不同之处,它的种植较为特殊,若是在同一块地上连续两年栽种,第二年的收成往往不好。抗病力下降,病害频生,植株大量死亡甚至绝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嫁接转根的方式培育。将西瓜的芽或是枝条接到只留着子叶的葫芦或是南瓜等砧木植物上。因为南瓜砧、葫芦砧的嫁接苗有非常多的根系,吸收能力更强一些,制作的养分也更多,有利于西瓜苗的前期生长。就像是找了个代孕妈妈,南瓜或是葫芦上结出了西瓜。

嫁接有效地阻止了枯萎病等问题的发作,杜绝了减产甚至绝收等问题,使得西瓜能够连作,因此被广泛采用,不仅我国,日本的西瓜生产中嫁接育苗栽培占95%以上。

试想一下,如果嫁接西瓜对人体有害,又怎么会有如此大规模地应用呢?再说,嫁接只是一门技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种技术对人体是不会产生什么危害的。它利用的是植物间互补的性质以提高产量。

当然,如果嫁接砧木不合适,嫁接的西瓜口味会差一些,偏硬,但这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不能因为它不好吃了,就说它不能吃了。

隔夜西瓜不能吃?

夏日温度太高,常温西瓜已难以抵御,人们更爱吃冰镇西瓜,然而据说过夜的冰镇西瓜不能吃!有图有讲解:一家三口因为吃了冰镇西瓜全部进了医院。并附有实验,切开的半个西瓜封上保鲜膜,常温下保存12小时后送去检测,发现样品的培养基里分布着密密麻麻的菌群,数量以亿计。终得出隔夜西瓜不能吃的结论。

貌似很有道理,事例加实验再加科学解读。然而,实验者似乎混淆了两个概念:细菌和致病细菌。有时候,细菌很多并不意味着致病细菌的浓度高于安全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漏洞:切西瓜的刀、冰箱里面都是有细菌的,你怎么知道你检测出来的是西瓜本身的还是外在环境中的细菌呢?

为了求证,四川合泰食品司法鉴定所的无菌实验室对记者模拟市民冷冻保存的西瓜进行处理,沿表层下约2厘米取了25g样品,放入10倍、100倍、1000倍的225ml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约48小时后取出测试。结果每克约3800个细菌,远没那么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工作人员称,若其中没有致病菌,这个数量级的细菌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不过,专家建议,西瓜因为比较甜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冰箱里面各样的细菌,其中不乏致病菌,所以西瓜切开后不宜放置太久,好不要超过四个小时,吃的时候好削掉上面的那一层。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放大了公众对于餐桌食品的关注,也带来了一些耸人听闻的伪科学说法,作为消费者,我们科学探寻真相,不偏听偏信,作为生产者,也应珍惜这多年信任建立的市场信誉,不为一己之利破坏规则。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西瓜的有关内容,你知道了吗?关于西瓜的这些你可千万不要信了,西瓜作为夏天的应季水果,自然有它消暑除湿的特色优势。希望大家要相信科学的验证,千万不要相信一些莫须有的。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专业辟谣 18个健康谣言你信了吗?
专业辟谣 18个健康谣言你信了吗?
1说法:喝醋能解酒辟谣:乙酸和乙醇反应能生成乙酸乙酯,但需要严苛的反应条件。且大量酸性的醋会刺激胃,不建议采用。2说法:吃辣椒可以驱寒,预防关节痛、胃虚寒辟谣:阴虚、脾胃虚弱者忌食辣椒。辣椒会发汗带走热量,不利保暖。3说法: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姜属热性易耗阴气致虚火辟谣:能不能吃...[详细]
发布于 2023-04-29

最新推荐

怎样吃叫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指短时间内摄入远超身体需求的食量,常见诱因包括情绪波动、节食反弹、社交压力,可通过调整进食节奏、改善饮食结构、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1、情绪性进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易引发无意识过量进食,大脑通过食物刺激多巴胺分泌缓解压力。建议采用正...[详细]
2025-04-25 07:39
怎样吃属于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指短时间内摄入远超身体需求的食量,常见表现包括进食速度过快、忽视饱腹感、情绪化进食、频繁过量及偏好高热量食物。1、进食速度过快用餐时间少于15分钟且不充分咀嚼属于暴食行为。大脑饱食中枢需要20分钟接收信号,过快进食易导致热量超标。建...[详细]
2025-04-25 07:38
怎么吃算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指短时间内摄入远超身体需求的食量,判断标准包括单次热量超标、进食速度过快、伴随失控感,改善需调整饮食节奏与心理状态。1、热量超标:男性单餐超过1000大卡或女性超过800大卡属于过量,常见于油炸食品、甜点等高热量食物集中摄入。建议采...[详细]
2025-04-25 07:36
晚上吃饱肚子就胀气正常吗
晚上吃饱后胀气可能与进食速度过快、食物选择不当、消化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衡或潜在消化系统疾病有关。1、进食习惯:快速吞咽食物会同时吸入大量空气,增加胃部压力。建议每口咀嚼20-30次,避免边吃边说话。晚餐控制在七分饱,餐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详细]
2025-04-25 07:35
晚上吃啥有饱腹感
选择高蛋白、高纤维、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能增强夜间饱腹感,燕麦、鸡蛋、希腊酸奶、绿叶蔬菜、坚果是优质选择。1、燕麦: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延缓胃排空,每餐50克煮粥搭配奇亚籽增加黏稠度。冷泡燕麦隔夜冷藏后抗性淀粉含量更高,搭配蓝莓补充花青素。2、...[详细]
2025-04-25 07:33
晚饭煮什么粥好吃
晚饭煮什么粥好吃
晚餐选择营养均衡的粥品可兼顾消化与滋补,推荐南瓜小米粥、鲜虾蔬菜粥、红豆薏米粥、黑芝麻核桃粥、皮蛋瘦肉粥五种搭配。1、南瓜小米粥: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小米含B族维生素,两者搭配健脾养胃。将南瓜切块与小米同煮至软烂,血糖偏高者可减...[详细]
2025-04-25 07:32
晚餐适合煮什么粥吃
晚餐适合煮什么粥吃
晚餐适合煮的粥需兼顾易消化与营养均衡,推荐南瓜小米粥、山药薏米粥、紫薯燕麦粥、菠菜猪肝粥、银耳莲子粥。1、南瓜小米粥: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小米含B族维生素,两者搭配促进肠胃蠕动。将南瓜切块与小米同煮至软烂,适合消化功能较弱人群。...[详细]
2025-04-25 07:3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