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婴儿说话多大算正常 婴儿语言发育规律

发布时间: 2021-04-23 17: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父母来说,听到婴儿奶奶的声音喊&ldquo的父母&rdquo再也兴奋不已。但是,有些婴儿两岁了,还不怎么说话。那么,婴儿说多少话是正常的呢?婴儿的语言发育规律如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婴儿说话多大算正常 婴儿语言发育规律宝宝的语言发育规律新生儿

哭闹是新生儿与成人沟通的主要方式。

婴儿说话多大算正常 婴儿语言发育规律2个月

婴儿已经可以识别母亲的声音了。婴儿心情好的时候,如果和婴儿说话或者笑的话,他会做出笑容般的表情,也会发出单音节的元音。例如“a/o”的双曲馀弦值。这种声音不是语言,但也是发音练习。

3个月

婴儿的嘴经常发出&ldquoa/o&rdquo等声音,喜欢用叫声表达自己的感觉,延长声音引起父母的注意。这是婴儿语言学习的开始,父母应该知道婴儿语言的发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听、看、闻、摸、运动等相联系,综合训练婴儿说话的能力。

4个月

婴儿除了尖叫外,还可以发出辅助声中的唇音,如“b/p/m&rdquo。的双曲馀弦值。

5个月

婴儿进入学语阶段,声音越来越丰富。当你看到熟悉的人或物时,你会主动发音,当你听到你的名字时,你会注视和微笑。

6个月

婴儿对自己发出的一系列高低不平的声音感兴趣,经常自言自语或与他人对话,可以用声音表达喜悦和不喜悦等感情。

7个月

此时,婴儿开始积极模仿语音,在开始学习下一个音节之前,婴儿整天甚至几天重复这个音节。此时,除了教婴儿“父亲”“母亲”还应该耐心地教他其他简单的词,比如“猫”狗”“热”等。

8个月

婴儿自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开始模仿别人的嘴和下巴的动作,理解大人的语言也有明显的进步,可以理解大人的话。例如,问婴儿&ldquo的母亲&rdquo的话,他会把头转向母亲。

9个月

婴儿开始出现明显的高低音调,用声音强化感情的兴奋。

10个月

婴儿叫“父亲”“母亲”也许会说一两个发音不清楚的字。可以配合语言和动作。例如,告诉婴儿“再见”挥手。

11个月

婴儿可以长时间说话,也许会说习惯性的语言,比如“走路“取”“水”等。

12个月

婴儿控制音调,发出接近父母说话时的声音,说简单的单词,如“没有”“不要”再见“再见”等,模仿动物的叫声。

1岁-1岁3个月

这时,婴儿能听到的比他能说的多得多,他的词汇量大约是120个,经常用一个词来表达“饭”可以表示“我想吃饭”或者“这是饭&rdquo。的双曲馀弦值。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命令,如“给我衣服”“把球放在桌子上”等等。

婴儿说话多大算正常 婴儿语言发育规律1岁4个月-1岁半

婴儿可以听到简单的对话。对于指令式的语言,即使不使用表情和动作也能理解。例如,你对他说“宝宝,来吧。”以前他明白这句话,可能是你伸出双手迎接的动作,现在说这句话就行了。

1岁半-1岁9个月

这一阶段,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迅速。婴儿经过长时间的单词后,立即向双词发展,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达&ldquo等一定意思的单词。母亲拥抱&rdquo&ldquo&ldquo&rdquo。婴儿开始使用否定和疑问的表现。例如“不睡”“““什么”等等。

1岁10个月~2岁

婴儿说3~5个字构成的句子,用语言独立表达自己的要求,不仅仅是肢体语言。此时,婴儿从成人的对话中观察语法现象,总结“应用的很多情况下,有时会出错。父母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婴儿根据大人的语言不断修改这些&ldquo的自创&rdquo的语法规则,直到正确为止。

此时,婴儿可以正确使用代词&ldquo我&ldquo你”另外,还可以指出照片中的物品名称和用途,如被子、小狗等。婴儿也可以指身体的嘴、鼻子、眼睛、耳朵、手、脚等。

2-2岁3个月

宝宝几乎每天都能说出新词,可以用2-6个词组成的句子表达意志、需求和感受。现在是婴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婴儿说得越多,唱得越多,读得越多,婴儿大脑的语言就越发达。

2岁4个月-2岁半

约一半的婴儿可以说含有7个字以上的句子,开始在句子中使用形容词和连接词。婴儿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觉。例如“我生气“我肚子疼”但是,这通常是不正确的。

2岁半-2岁9个月

婴儿开始对语言感兴趣,有跳跃的进步。宝宝现在可以顺利的加入成年人的对话了,基本上可以用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看法,有时候会出现惊人的语言,让大家大吃一惊。

2岁10个月到3岁

现在婴儿可以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他的造句能力也提高了,不仅可以说是&ldquo等6~7个字的句子,我家还有玩具&rdquo,还可以说是&ldquo等10个字以上的句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的语言发育有何规律
孩子的语言发育有何规律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形式,是表达思想、观念的心理过程a言语是语言交往的一种形式,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随大脑发育和社会生活发展而发生、发展的,与智能有密切关系。小儿语言的发育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要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语言能力分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小儿学语言,先理解而...[详细]
发布于 2024-10-19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