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饮食营养 > 正文

豆腐四大绝配超营养

发布时间: 2024-10-19 16:0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豆腐是公认的营养食品。它不但天然健康,还简单易做,是我们常吃的家常菜。豆腐做菜,口味可浓可淡,和所有食材几乎都“百搭”。但如果想要更好地吸收豆腐的营养,在餐桌上就要给它找好“搭档”。

1.配点肉,蛋白质好吸收

豆腐四大绝配超营养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誉,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最优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蛋白质也不会差。不过,豆腐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别适合人体消化吸收。

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时加入一些蛋白质质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互补作用,使得豆腐的蛋白质更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而这些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就非肉类和鸡蛋莫属了。

肉末烧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让其蛋白质更好地吸收。

2.加蛋黄、血豆腐,钙补得更多

就像吃钙片的同时需要补充维生素D一样,吃豆腐要补钙,就要搭配一些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因为在钙的吸收利用过程中,维生素D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豆腐含钙非常丰富,北豆腐中的钙比同量的牛奶还多,但在吃豆腐时,搭配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因此鲜美滑嫩的蛋黄豆腐是补钙的优秀菜肴。动物内脏,如肝脏、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很高,所以将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红白豆腐”也非常理想。

鸡胗、猪肝等动物内脏也对增加豆腐的钙吸收有很好的作用。

3.加海带、紫菜,能多补碘

豆腐不但能补充营养,还对预防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食疗作用。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苷的物质,能防止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产生。

但是皂苷却会带来一个麻烦,引起体内碘排泄异常,如果长期食用可能导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时加点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一起做菜,就两全其美了。

4.放青菜、木耳,更防病

豆腐虽然营养丰富,但膳食纤维缺乏,单独吃可能带来便秘的麻烦。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正好能弥补豆腐的这一缺点。

木耳和青菜还含有许多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作用更好。

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应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调,以免影响豆腐中钙的吸收。

补充阅读:豆腐吃多了有害吗

美味不可多贪,好东西也要适可而止。长期大量吃豆腐可能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促使动脉硬化。豆制品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它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硬化形成。

第二,促使痛风发作。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吃豆腐易导致痛风发作。

第三,导致碘缺乏。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的皂角甙,会加速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第四,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第五,增加肾脏负担。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补充阅读:哪种豆腐最营养?

不同豆腐,营养有别。传统的中国豆腐是将黄豆浸泡于清水,泡涨变软后磨成豆浆,然后用盐卤或石膏“点卤”,使豆浆中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凝聚而成。市场上的豆腐主要有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假豆腐”等几大类。

北豆腐。又称老豆腐,一般以盐卤(氯化镁)点制,其特点是硬度较大、韧性较强、含水量较低,口感很“粗”,味微甜略苦,但蛋白质含量最高,宜煎、炸、做馅等。尽管北豆腐有点苦味,但其镁、钙的含量更高一些,能帮助降低血压和血管紧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强健骨骼和牙齿的作用。

南豆腐。又称嫩豆腐、软豆腐,一般以石膏(硫酸钙)点制,其特点是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鲜,蛋白质含量在5%以上。烹调宜拌、炒、烩、氽、烧及作羹等。

内酯豆腐。抛弃了老一代的卤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胶之类物质保水。虽然质地细腻,口感水嫩,但没有传统的豆腐有营养。这是因为,一来大豆含量少了,吃起来没有豆腐味;二来豆腐的钙和镁主要来自石膏和卤水,而葡萄糖酸内酯凝固剂既不含钙也不含镁,营养价值因而下降。

豆腐四大绝配超营养

“假豆腐”。现在市场上还有许多“花样豆腐”:日本豆腐、杏仁豆腐、奶豆腐、鸡蛋豆腐等。虽然同叫“豆腐”,模样都是水润白嫩,吃起来口感爽滑,但却和豆腐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这些“豆腐食品”的原料中压根没有大豆。以日本豆腐为例,其实,就是用鸡蛋制成胶体溶液后凝固制成的“鸡蛋豆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豆腐的四大绝配好吃又营养
豆腐的四大绝配好吃又营养
豆腐是公认的营养食品。它不但天然健康,还简单易做,豆腐做菜,口味可浓可淡,和所有食材几乎都“百搭“。但如果要想更好地吸收豆腐的营养,在餐桌上就要给它找好“搭档“。1、配点肉,蛋白质好吸收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誉,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最优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当然蛋白质也不会差。...[详细]
发布于 2024-10-19

最新推荐

扇形草莓是什么原因
扇形草莓是什么原因
扇形草莓通常由授粉不均、温度异常、水分失调、营养失衡或病虫害等因素引起。草莓在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形态异常,多与栽培管理或环境因素有关,需针对性调整种植条件。1、授粉不均草莓花朵若未能充分授粉,会导致果实发育不均衡。蜜蜂等传粉昆虫不足、花期遭遇...[详细]
2025-08-21 17:00
2月草莓为何要尽量少吃
2月草莓为何要尽量少吃
2月草莓建议尽量少吃,主要与反季节种植的农药残留风险、营养含量下降、口感偏酸等因素有关。反季节草莓可能因催熟技术影响品质,且冬季病虫害防治用药量增加,需谨慎选择正规渠道产品。2月上市的草莓多为温室大棚反季节栽培,自然光照和积温不足可能导致糖...[详细]
2025-08-21 16:35
一般去草莓采摘园怎么摘草莓
一般去草莓采摘园怎么摘草莓
摘草莓时需选择颜色鲜红、果实饱满的草莓,用剪刀从果柄处剪断,避免直接拉扯。采摘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果实,同时穿戴舒适衣物并做好防晒措施。采摘时应优先挑选完全成熟的草莓,成熟草莓通常呈现均匀的鲜红色,果蒂周围无白色或绿色部分。轻轻托住...[详细]
2025-08-21 16:10
草莓几月份成熟采摘
草莓几月份成熟采摘
草莓的成熟采摘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具体时间受品种差异、种植方式、气候条件、地域分布、栽培技术等因素影响。1、品种差异不同草莓品种的成熟期存在明显差别。早熟品种如红颜通常在12月前后开始成熟,中熟品种如章姬集中在1-2月采收...[详细]
2025-08-21 15:45
摘草莓的时间是几月份
摘草莓的时间是几月份
摘草莓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每年的3月至5月,具体时间受气候条件、草莓品种、种植方式、地域差异和成熟度判断等因素影响。1、气候条件草莓喜凉爽怕高温,春季气温稳定在15-25摄氏度时最利于果实成熟。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果实糖分积累更充分,南方需避开...[详细]
2025-08-21 15:20
几月份去摘草莓最好
几月份去摘草莓最好
摘草莓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具体时间受气候条件、草莓品种、种植方式、地域差异和成熟度等因素影响。1、气候条件草莓喜凉爽怕高温,15-25摄氏度的环境最适宜果实生长。春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草莓糖分积累更充分,口感更佳。北方大...[详细]
2025-08-21 14:55
采草莓的季节是几月份
采草莓的季节是几月份
采草莓的季节一般是3月到5月,具体时间受气候条件、种植方式、品种差异、地域分布、采摘管理等因素影响。1、气候条件草莓属于喜凉怕热作物,适宜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春季气温回升后,草莓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北方...[详细]
2025-08-21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