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缺乏可能由遗传代谢障碍、膳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异常、特殊生理阶段需求增加、慢性疾病消耗等原因引起。
先天性β-胡萝卜素转化酶缺陷或视黄醇结合蛋白合成异常会导致维生素A代谢障碍。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清视黄醇水平,临床常用水溶性维生素A制剂如视黄醇棕榈酸酯进行替代治疗,剂量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调整,同时需避免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联合补充导致中毒。
长期缺乏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视黄醇食物,或深色蔬菜摄入不足导致β-胡萝卜素缺乏。建议每日摄入猪肝30-50克或每周3次胡萝卜汁,搭配5克食用油促进吸收。素食者可通过强化食品如维生素A强化牛奶补充,注意避免高温烹调破坏营养素。
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或肠道病变会影响脂肪吸收,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利用率下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胰酶替代疗法胰酶肠溶胶囊、胆汁酸制剂熊去氧胆酸,配合水分散型维生素A补充剂如视黄醇乙酸酯微囊化制剂每日5000-10000IU。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快速生长期儿童对维生素A需求增加1.5-2倍。WHO建议孕中期起每日补充8000-10000IU,可选择鱼肝油软胶囊。早产儿需按体重补充1500IU/kg/d,使用专用滴剂避免过量,同时监测骨密度变化。
麻疹、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会加速维生素A消耗。WHO指南推荐麻疹患儿立即单次口服20万IU维生素A视黄醇棕榈酸酯胶囊,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缓释制剂。长期使用考来烯胺等药物者需间隔4小时补充维生素A,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改善维生素A缺乏需建立个性化营养方案,每日保证300克深色蔬菜和适量动物性食品,烹饪时采用蒸煮方式保留营养素。合并干眼症患者可配合眼球转动训练,每天3次每次5分钟。哺乳期妇女建议将补充剂与主餐同服,定期检测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慢性病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避免同时大量摄入锌制剂影响吸收。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
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