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期间需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五大核心营养素。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关键物质,健身人群每日需摄入1.2-2.2克/公斤体重。优质来源包括鸡胸肉、鸡蛋、乳清蛋白粉,植物性蛋白如豆腐和藜麦也适合素食者。力量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20-40克蛋白质可最大化合成效果。
碳水化合物为训练提供能量,高强度运动后需补充3:1的碳水与蛋白质比例。选择低GI值的燕麦、红薯等慢速碳水作为基础,训练后优先摄入香蕉、白米饭等快速碳水帮助恢复肌糖原。
脂肪参与激素合成和关节保护,应占总热量20-35%。推荐三文鱼富含Omega-3减少炎症,牛油果提供单不饱和脂肪酸,坚果作为加餐可维持能量稳定。避免反式脂肪,控制饱和脂肪摄入量。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持骨骼强度,B族维生素帮助能量代谢。深绿色蔬菜含维生素K预防运动损伤,柑橘类水果的维生素C加速软组织修复。复合维生素可作为饮食不足时的补充方案。
电解质钠钾镁防止肌肉痉挛,锌和硒提升免疫力。运动饮料适合高强度训练补液,乳制品补充钙质,贝壳类食物富含铁元素预防运动性贫血。汗液流失量大时需额外补充电解质片剂。
健身营养需根据训练强度动态调整,增肌期每日热量盈余300-500大卡,减脂期保持蛋白质充足前提下制造热量缺口。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训练前后重点补充,日常保证饮水2000-3000毫升。结合深蹲、硬拉等复合动作刺激肌肉生长,有氧运动控制在每周3次以内避免过度消耗。定期监测体脂率和肌肉量变化,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