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可能对儿童产生副作用,需根据年龄、体质及成分谨慎选择,常见风险包括过敏反应、营养素过量、激素干扰、消化系统负担、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保健品含乳制品、鱼油或植物提取物等致敏成分,可能引发皮疹、呼吸道不适。建议首次使用前进行皮肤测试,选择低敏配方的维生素D滴剂或益生菌制剂,避免复合型产品。
脂溶性维生素A/D/E长期超量摄入会导致中毒,表现为头痛、肝损伤。水溶性维生素B/C过量可能引起腹泻。应严格按年龄体重调整剂量,优先选择剂量明确的单一营养素补充剂。
某些增高类保健品非法添加生长激素,蜂王浆等天然产品含类激素物质,可能扰乱儿童内分泌。避免使用标注"促发育"的功能性产品,骨龄检测可评估异常发育风险。
蛋白粉、钙剂等大分子营养素可能造成腹胀便秘。建议分次服用,搭配乳酸菌饮品促进吸收。6岁以下儿童慎用片剂胶囊,可选液体剂型或咀嚼片。
维生素K影响抗凝血药效,锌剂降低抗生素吸收。慢性病患儿使用保健品前需咨询至少间隔2小时服用药物与补充剂。
儿童保健品使用需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优先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营养。学龄儿童每日应保证300ml牛奶、1个鸡蛋、200g深色蔬菜的摄入,配合每天1小时户外运动促进钙吸收。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常规补充复合维生素,确有需要可选择无糖无添加剂的专业儿童品牌,并定期监测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出现食欲减退、异常兴奋等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