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长期服用维生素AD需谨慎,过量可能引发中毒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按需补充。
维生素A和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长期超量摄入易在体内蓄积。维生素A每日上限为2000IU1岁以下-3000IU7岁以上,维生素D为400-800IU。过量可能导致头痛、肝损伤或高钙血症,需定期检测血钙和肝肾功能。
母乳喂养儿需关注母亲营养状况,配方奶已强化维生素AD。添加辅食后,动物肝脏、深海鱼、蛋黄等食物富含维生素A,日晒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膳食均衡者通常无需额外补充。
北方冬季日照不足地区儿童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南方常年阳光充足者可通过皮肤合成。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人群需个体化方案,避免与含维生素AD的复合制剂重复使用。
采用间断补充法更安全,如补充3个月停1个月。选择剂量明确的药品级制剂如伊可新,避免保健品类的不规范添加。与钙剂同服时需间隔2小时,减少吸收干扰。
出现厌食、烦躁、多尿等症状应立即停用。急性中毒需洗胃,慢性中毒通过停用维生素AD、限制钙摄入、静脉补液促进排泄。严重者需使用降钙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儿童维生素AD补充应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3岁以上健康儿童建议通过膳食获取。每周保证3次以上户外活动,每次20-30分钟日照可满足维生素D需求。日常多摄入乳制品、深色蔬菜和鱼类,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避免盲目长期用药。出现枕秃、夜惊等非特异性症状时,需先排除其他病因再考虑营养缺乏。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