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可通过及时医疗干预有效救治,关键措施包括催吐洗胃、药物解毒、呼吸支持、血液净化和对症治疗。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卵巢,误食后2小时内需立即催吐。医用活性炭悬液洗胃可吸附毒素,配合硫酸镁导泻减少肠道吸收。家庭应急时可饮用温盐水刺激咽部催吐,但需避免误吸。
临床使用新斯的明拮抗神经毒性,剂量为0.5-2mg静脉注射。阿托品可缓解心动过缓,氢化可的松减轻炎症反应。日本研发的特异性抗毒血清效果显著,需在中毒6小时内注射。
毒素抑制呼吸肌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严重者采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持续监测血气指标。床边备好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应急。
血液灌流能清除90%毒素,连续进行6-8小时。血浆置换适用于重症,每次置换2000ml新鲜血浆。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预防多器官衰竭。
心电监护纠正心律失常,利多卡因处理室颤。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维持尿量100ml/h。静脉营养支持保护肝功能,补充维生素B1营养神经。
中毒后24小时为黄金抢救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饮食选择低脂高蛋白流质,如米汤、蒸蛋清。可逐步尝试鲈鱼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海鲜类发物。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肝肾功能。烹饪野生河豚风险极高,建议选择人工养殖的无毒品种。出现唇舌麻木等前驱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食物样本送检。
2022-02-12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