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腹泻水样便需排查感染、饮食不当或慢性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电解质、针对性用药可缓解症状。
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痢疾是常见诱因,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及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细菌感染可用左氧氟沙星、蒙脱石散吸附毒素,必要时联用益生菌调节菌群。
乳糖不耐受人群摄入奶制品后,未分解的乳糖在肠道发酵引发渗透性腹泻。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急性期避免高乳糖食物。麸质过敏者需严格戒断小麦制品,补充小米、藜麦等替代谷物。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内脏高敏感性出现水样便,低FODMAP饮食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可短期使用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配合谷氨酰胺修复肠粘膜,每日腹部按摩改善肠道动力。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需就医,美沙拉嗪缓释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采用英夫利昔单抗生物制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检测甲功,服用甲巯咪唑同时增加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
抗生素相关腹泻需及时补充布拉氏酵母菌,二甲双胍使用者建议随餐服药。化疗患者出现水样便可使用奥曲肽,同时饮用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减轻刺激。
腹泻期间选择低纤维的蒸苹果、山药粥养护肠道,避免生冷及高脂食物。口服补液盐按每公斤体重50ml补充,运动以舒缓的腹式呼吸为主。持续3天未缓解或伴随发热、血便需立即就医,慢性腹泻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