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胆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损伤,严重时导致多器官衰竭,需立即就医。
误食鲤鱼胆后2-6小时出现剧烈恶心呕吐,伴随上腹部绞痛和频繁水样腹泻。胆汁中的鲤醇硫酸酯钠破坏胃肠黏膜,可口服蒙脱石散保护消化道,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严重脱水者需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毒素通过血脑屏障引发头痛眩晕、四肢麻木,部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临床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发作,必要时进行血液灌流清除毒素。
鲤胆毒素主要经肝脏代谢,24小时内可见黄疸、肝区疼痛。治疗需注射谷胱甘肽修复肝细胞,联用腺苷蛋氨酸促进胆汁排泄,持续监测ALT、AST指标,急性肝衰竭考虑人工肝支持。
血红蛋白尿和少尿是典型肾损伤表现,毒素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早期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配合注射呋塞米利尿,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肌酐超过442μmol/L需透析。
毒素直接抑制心肌细胞引发心率失常,表现为血压下降、室性早搏。静脉滴注胺碘酮稳定心律,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严重心动过缓安装临时起搏器。
预防鲤鱼胆中毒需彻底清除鱼内脏,烹饪时保持70℃以上高温20分钟。急性期禁食高蛋白食物,恢复期适量食用山药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饮用1500ml淡盐水促进排毒,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疑似症状立即携带残留鱼胆就医,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
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