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变质可通过果壳硬度、颜色变化、气味异常、果肉状态和储存时间判断。
新鲜山竹外壳坚硬有弹性,按压后迅速回弹。变质时果壳变软塌陷,按压出现凹陷不恢复。储存时避免挤压,挑选时优先选择触感紧实的果实。
正常山竹表皮呈深紫红色且色泽均匀。坏果会出现大面积黑斑或发黄,部分伴随霉点。发现颜色异常需切开检查果肉,表皮局部褐变可能是运输擦伤。
优质山竹带有清甜果香,变质后产生酸腐味或酒精发酵味。购买时可轻嗅蒂部,若散发刺鼻异味则已腐败。冷藏保存的山竹若出现异味需立即丢弃。
新鲜果肉洁白饱满呈蒜瓣状,变质后果肉发黄、透明化或渗水。剥开后果肉粘连不易分离,或出现絮状物即为变质。食用前需观察每瓣果肉状态。
常温下成熟山竹保存不超过2天,冷藏可延长至5天。超过保质期即使外观正常也可能内部腐坏。购买时注意果实采摘时间,蒂部发黑干枯说明存放过久。
日常食用山竹建议搭配苹果醋浸泡杀菌,每日摄入量控制在3-5颗避免寒凉伤胃。储存时用厨房纸包裹后置于冰箱蔬果层,避免与香蕉等催熟水果混放。运动后适量食用可补充电解质,但腹泻期间需暂停摄入。发现霉变的山竹需整颗丢弃,不可切除霉变部分食用。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6
2021-10-25
2021-10-25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