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低血糖可能由药物副作用、饮食不规律、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肝肾功能衰退等原因引起。
降糖药物过量是老年人低血糖的常见诱因,磺脲类促泌剂可能引发延迟性低血糖,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当会导致血糖骤降。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调整用药方案,长效胰岛素可替换为速效类似物降低风险。
进食量不足或延迟用餐会使血糖供应中断,高GI食物引起的血糖波动也会诱发反应性低血糖。每日保证5-6餐少量多餐,搭配全麦面包、燕麦片等缓释碳水,餐间可食用坚果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肾病会延缓药物代谢,肝硬化影响肝糖原储备,甲状腺功能减退减缓糖异生过程。需每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甲功异常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二甲双胍。
胰岛细胞瘤导致胰岛素自主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使升糖激素不足。怀疑激素异常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CT检查发现胰岛瘤需手术切除,肾上腺功能低下需补充氢化可的松。
衰老导致胰高血糖素反应迟钝,肌肉量减少降低葡萄糖储存能力。建议进行抗阻训练增强肌肉代谢,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糖代谢,血糖低于3.9mmol/L时立即服用15g葡萄糖片。
老年低血糖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糖果应急,选择低GI值的荞麦、藜麦作为主食,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锻炼。烹饪时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深绿色蔬菜保证每日300g摄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避免清晨空腹运动。定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建立包含用药记录、饮食日志的血糖管理档案。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
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