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主要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肝肾功能异常、剧烈运动、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意识模糊、昏迷甚至脑损伤。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剂量不当会引发低血糖。调整用药方案需严格监测血糖,采用动态血糖仪跟踪数据,口服葡萄糖片15克可快速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
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直接导致血糖下降。定时定量进食是关键,选择升糖指数适中的燕麦粥、全麦面包搭配坚果,两餐之间补充香蕉或酸奶预防血糖波动。
肝硬化或慢性肾病会影响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再生功能。需治疗原发病,进行肝功能五项检测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血糖稳定。
高强度运动消耗大量肌糖原且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1小时摄入30克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含糖电解质饮料,运动后及时食用蛋白质奶昔促进糖原合成。
磺脲类降糖药、水杨酸盐等药物可能诱发低血糖。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定期复查血药浓度,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需与第一口主食同服减少风险。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科学饮食计划,每日主食分5-6餐摄入,选择糙米、荞麦等复合碳水;运动采用有氧与抗阻训练结合,每周3次30分钟快走配合哑铃练习;随身携带方糖或果汁应急,睡眠时保持床头放置蜂蜜水。慢性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预警夜间低血糖风险。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