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监测血糖、合理用药、适度运动和及时就医等综合方式有效控制。
低血糖常见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进食间隔过长。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每餐搭配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配合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随身携带15g快速升糖食物,如葡萄糖片、果汁或蜂蜜,发作时立即食用。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药物性低血糖,需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动态血糖仪可实时预警,记录血糖波动规律。非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需排查胰岛素瘤,通过72小时饥饿试验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磺脲类降糖药过量是常见诱因,可调整为DPP-4抑制剂或SGLT2抑制剂。严重病例短期使用胰高血糖素鼻喷剂,慢性患者考虑二氮嗪或奥曲肽。中药方面,生脉饮、补中益气汤对功能性低血糖有辅助疗效。
避免空腹运动,餐后1-2小时进行有氧运动,配合阻力训练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中后监测血糖,30分钟以上运动需额外补充10-15g碳水化合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适合体质虚弱者。
排除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肝功能异常影响糖原分解,需保肝治疗。术后胃排空过快引发的倾倒综合征,需调整为低糖高蛋白饮食,必要时行胃部手术修复。
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保证150g以上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运动以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为宜,每周累计150分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睡眠时血糖易波动,睡前可适量加餐坚果或酸奶。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长期未改善需进行胰腺CT或MRI检查。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