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可能由药物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过度运动、胰岛素瘤或肝肾功能异常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降糖药、及时补充糖分、少食多餐、治疗原发病及定期监测血糖。
降糖药物过量或用药后未及时进食是常见诱因。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血糖骤降,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口服葡萄糖片15-20克可快速缓解症状,长效方案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用药。
长期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使血糖来源匮乏。建议采用三餐两点制,加餐选择全麦面包搭配坚果,正餐增加燕麦、红薯等低GI主食,避免单次大量摄入精制糖。
高强度运动持续超过60分钟会过度消耗肝糖原。运动前1小时补充香蕉等缓释碳水,运动中每30分钟饮用含电解质运动饮料,避免清晨空腹运动。
胰岛素瘤自主分泌胰岛素引发顽固性低血糖,需通过CT定位后手术切除。肝硬化患者肝糖原储备不足时,需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维持血糖稳定。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导致升糖激素不足,需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时,胰岛素代谢延缓需减少30%-50%用药量。
日常需随身携带方糖或果汁应急,选择鹰嘴豆、藜麦等高蛋白复合碳水作为主食基础。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储糖能力,睡眠前2小时食用无糖酸奶搭配亚麻籽可预防夜间低血糖。血糖仪监测应覆盖餐前、睡前及凌晨3点等关键时段,记录触发因素便于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