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药品保健 > 正文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止咳不

发布时间: 2025-04-28 21:3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缓解痰液黏稠导致的咳嗽,其作用机制包括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但对干咳效果有限。

1、药理作用: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止咳不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通过刺激支气管腺体分泌稀薄黏液,降低痰液黏度,同时增强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伴有黏痰的咳嗽,但对过敏性咳嗽或咽喉刺激引起的干咳无效。

2、适用症状:

针对白色或黄色黏稠痰液的咳嗽效果显著,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痰液排出困难的情况。临床数据显示,使用后24小时内痰液黏度可降低30%,但需配合拍背等物理排痰方法。

3、用药方案: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止咳不

成人每次10ml30mg,每日3次;6-12岁儿童每次5ml,每日2-3次。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胃部刺激,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与抗生素联用时可增加肺组织中的抗生素浓度。

4、禁忌人群:

妊娠前三个月禁用,胃溃疡患者慎用。可能出现皮疹、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与中枢性镇咳药同用会导致痰液堵塞风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每10ml溶液含2.1g蔗糖。

5、辅助措施:

配合每天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物。采用腹式呼吸训练增强排痰能力,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可减少呼吸道刺激。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可以止咳不

咳嗽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羹润肺。每天进行15分钟扩胸运动改善肺功能,痰液颜色变绿或带血需立即就医。保持居室通风减少尘螨刺激,睡眠时垫高枕头可减轻夜间咳嗽发作。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心!止咳不能用错贝母
小心!止咳不能用错贝母
现在,有些人一出现咳嗽的现象,就会做贝母炖梨吃,但是专家指出:不同种类的贝母其效果是不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贝母,止咳不能用错贝母!那么,哪些贝母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呢?具体内容如下:止咳不能用错贝母!目前常用的贝母其实有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名字虽只有一字之差,功效却相差...[详细]
发布于 2011-09-21

最新推荐

为何国家禁用赖氨酸
赖氨酸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国家禁用特定赖氨酸产品主要基于安全性风险、非法添加药物成分、虚假宣传三大原因。1、安全性风险:部分赖氨酸补充剂存在过量添加问题,长期摄入超标的单一氨基酸可能打破体内氨基酸平衡,导致肝肾代谢负担加重。儿童过量服用可能...[详细]
2025-04-29 09:24
赖氨酸一般一年补几次一次几盒
赖氨酸补充需根据年龄、体质及医嘱调整,成人通常每年1-2次,每次1-2盒,儿童需遵儿科医生指导。1、成人补充标准:健康成人缺乏赖氨酸时,建议每年补充1-2次,每次1盒约30粒。长期素食或蛋白质摄入不足者可适当增加频次,但需监测血清氨基酸水平...[详细]
2025-04-29 09:22
ad钙有什么副作用
AD钙制剂过量可能引发维生素A/D中毒、钙代谢异常、消化系统不适、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风险。1、维生素中毒长期超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肝损伤、颅内压升高,维生素D过量则会引起高钙血症。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维生素A不超过3000μg、维生素D...[详细]
2025-04-29 09:20
蚕肽片6粒多少钱一瓶
蚕肽片6粒装价格通常在50-150元区间,具体受品牌规格、生产工艺、销售渠道影响。1、品牌差异:不同品牌定价策略不同,国药准字号的蚕肽片因临床试验成本较高,单瓶价格多在80-120元;保健品类品牌通过电商促销时可能降至50-80元。同仁堂等...[详细]
2025-04-29 09:17
钙镁片补镁效果怎么样
钙镁片补镁效果取决于配方比例和个体吸收率,合理使用可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缓解焦虑并促进骨骼健康。1、配方比例影响:钙镁片中镁元素含量直接影响补镁效果,理想钙镁比为2:1。常见碳酸镁吸收率仅30%,而柠檬酸镁吸收率达60%。选择含活性镁的配方更...[详细]
2025-04-29 09:15
补充钙镁片的好处有哪些
补充钙镁片有助于改善骨骼健康、调节神经肌肉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缓解焦虑失眠、平衡电解质水平。1、骨骼健康:钙是骨骼主要成分,镁促进钙吸收。长期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或佝偻病。每日补充钙800-1200mg、镁300-400mg可提升骨密度,配...[详细]
2025-04-29 09:13
ad可以长期补吗
维生素AD可长期适量补充,但需根据个体需求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中毒。1、生理需求:维生素A和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参与骨骼发育、免疫调节和视力保护。婴幼儿、孕妇及中老年群体对维生素AD需求较高,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夜盲症、佝偻病等。建议通过血清检测...[详细]
2025-04-29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