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当服用保健品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性早熟、肝肾负担加重等问题,需谨慎选择并遵医嘱。
保健品过量摄入会打破膳食平衡,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蓄积可能引发中毒症状。建议通过天然食物获取营养,如每天300ml牛奶补充钙质,每周2次深海鱼补充DHA。必须服用时选择单一成分制剂,避免复合型产品。
含蜂王浆、人参等成分的保健品可能干扰内分泌,导致女童乳房发育、男童睾丸增大等性早熟现象。临床常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如亮丙瑞林每月注射一次。日常避免食用成人滋补品,发现第二性征提前发育需立即就医。
婴幼儿肝肾代谢能力有限,蛋白粉过量会导致氮质血症,铁剂超标可能引发肝硬化。氨基转移酶升高时需停用保健品,采用水飞蓟宾护肝,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选择保健品时应查看蓝帽子标志,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常规补充。
蛋白粉中的乳清蛋白、鱼油制品可能引发荨麻疹或呼吸道水肿。急性过敏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慢性过敏可口服氯雷他定。初次尝试新保健品应从1/4剂量开始测试,过敏体质儿童避免含麸质、海鲜成分的产品。
长期依赖保健品可能影响正常饮食习惯,导致挑食偏食。行为矫正可采用定时定量进餐法,配合锌制剂改善味觉敏感度。培养自主进食能力,将营养素胶囊改为咀嚼片形式逐步过渡。
儿童保健应优先保证每日500g蔬菜水果、60g优质蛋白的膳食结构,每天保持1小时户外运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6岁以上儿童确需补充可考虑维生素D3滴剂400IU/天或藻油DHA100mg/天,所有保健品使用不超过3个月需重新评估。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骨龄及肝肾功能,出现嗜睡、腹痛等异常症状立即停用并就医。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