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脑和虾黄可通过位置、颜色、功能区分,关键差异在于虾脑位于头部前端呈半透明胶状,虾黄是卵巢组织呈橙红色。
虾脑位于虾头前端靠近眼睛处,与消化腺相连;虾黄则分布在头胸甲内侧靠近背部,成熟雌虾更为明显。解剖时可观察到虾脑紧贴食道,虾黄包裹在肝胰腺周围。
新鲜虾脑呈半透明乳白色凝胶状,煮熟后变为不透明白色;虾黄未成熟时呈浅黄色,性成熟后转为鲜艳橙红色,烹饪后颜色更加饱和。冷冻虾黄可能出现颜色变暗现象。
虾脑是神经中枢和消化腺所在,含脑组织与消化酶;虾黄实质为雌虾卵巢和肝胰腺复合体,储存卵细胞和营养物质。虾脑可能富集重金属,虾黄则含较高胆固醇。
虾黄适合制作虾膏、虾酱或直接蒸食,富含卵磷脂和虾青素;虾脑建议去除消化腺后少量食用,可熬制海鲜高汤。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虾黄,儿童不宜过量摄入虾脑。
挑选带黄母虾可观察头胸甲与身体连接处的橙红色边缘,饱满虾黄会使头胸甲微微隆起。优质虾脑应无异味、质地Q弹,避免选择头部发黑的个体。
日常食用建议将虾黄与豆腐同蒸保留营养,虾脑可配合姜片去腥炖汤。处理活虾时建议冰镇后快速分离,虾黄可冷冻保存三个月。每周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促进铁吸收,避免与高鞣酸食物同食影响蛋白质消化。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