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不宜服用保健品主要与生长发育特殊性、营养需求差异、代谢系统未成熟、潜在健康风险及法规限制有关。
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期,营养素需求通过均衡饮食即可满足。保健品中高浓度成分可能干扰自然发育节律,如过量维生素A影响骨骼生长,补钙不当导致骨骺过早闭合。建议优先从牛奶、深绿色蔬菜等天然食物获取营养。
成人保健品配方与儿童需求不匹配。儿童每日锌需要量仅3-8mg,而某些复合维生素片含量达15mg,长期服用可能引发铜缺乏症。治疗上应选择儿童专用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D滴剂需按儿科医生指导调整剂量。
儿童肝脏解毒功能及肾脏排泄能力较弱。蛋白粉中的高嘌呤成分增加肝肾负担,褪黑素类产品可能扰乱自身激素分泌。出现不适需立即停用,必要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代谢评估。
非法添加问题在减肥类、增高类保健品中尤为突出。某些产品含西布曲明等违禁成分,可能引发心悸、厌食等不良反应。治疗需包括立即就医洗胃、心电图监测及营养支持治疗。
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品不适用于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美国FDA要求儿童保健品必须通过额外安全测试。家长应查看包装"不适宜人群"标识,选择带有"蓝帽子"认证的儿童营养品。
儿童营养保障应以三餐为基础,每日保证300ml牛奶、1个鸡蛋、50g瘦肉及200g水果的摄入。适量进行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促进营养吸收。护理重点在于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发现生长迟缓应及时就诊儿科营养门诊而非自行补充保健品。特殊情况下需使用营养补充剂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剂量和疗程。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
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