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营养补充需兼顾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最佳比例为3:1至4:1,快速修复肌糖原并促进肌肉合成。
高强度运动消耗大量肌糖原,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升血糖水平。建议选择高GI食物如香蕉、白面包或运动饮料,30分钟内补充1-1.2g/kg体重的碳水,配合5-10g蛋白质效果更佳。
运动造成肌纤维微损伤,蛋白质提供必需氨基酸。乳清蛋白、鸡蛋或希腊酸奶富含亮氨酸,每公斤体重摄入0.3-0.4g优质蛋白,可激活mTOR通路加速肌肉蛋白合成。
胰岛素促进氨基酸转运,碳水与蛋白同补效率提升40%。推荐组合:巧克力牛奶+全麦饼干、鸡胸肉+米饭、蛋白粉+水果,热量控制在运动消耗量的50%以内。
运动后45分钟是营养吸收黄金期,消化吸收速率提高50%。超过2小时补充效果递减,但睡前补充酪蛋白仍有助于夜间肌肉修复。
减脂人群可降低碳水比例至2:1,增肌者需增加蛋白至1.5g/kg。耐力运动员应侧重碳水补充,力量训练者需提高蛋白摄入,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后饮食需根据训练强度个性化调整,建议搭配低脂酸奶+燕麦片作为基础方案,配合20分钟冷敷可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长期规律补充可提升运动表现5-8%,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维持水钠平衡,维生素C和E的摄入有助于清除运动产生的自由基。每周进行3次抗阻训练的人群,每日蛋白质总量应达到1.6-2.2g/kg体重分散摄入。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