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期间可以适量摄入碳水,关键需控制类型和摄入时机,全谷物、低GI食物和运动后补充是科学选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尤其对高强度运动至关重要。缺乏碳水会导致肌肉分解供能,影响运动表现和恢复效率。建议选择燕麦、糙米等复合碳水,避免精制糖类。
运动前1-2小时摄入低GI碳水可稳定供能,如全麦面包配香蕉;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易吸收碳水配合蛋白质,如紫薯搭配乳清蛋白,能加速肌糖原恢复。
优先选择高纤维碳水如藜麦、荞麦,其升糖指数低于60。避免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每日碳水应占总热量40%-50%,增肌期可提升至55%。
低碳饮食者可采用碳水循环策略,训练日每公斤体重摄入3-4克碳水,休息日降至1-2克。生酮饮食需配合血酮监测,不适合爆发力训练者。
代谢综合征人群应控制碳水总量,选择豆类等植物蛋白替代部分主食。运动员可依据训练强度调整,耐力项目需更高碳水比例。
健身饮食需保证每日1.2-2克/公斤体重优质蛋白摄入,搭配深色蔬菜200-300克。力量训练后补充BCAA可减少肌肉损伤,有氧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水。定期进行体脂率检测调整饮食结构,睡眠7小时以上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持续高强度训练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