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协同作用,通过科学饮食与训练促进肌肉合成。
蛋白质是肌肉合成的核心原料,每日摄入量建议1.6-2.2克/公斤体重。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鸡胸肉、鸡蛋清、乳清蛋白粉,其氨基酸组成完整,利于吸收。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20-40克蛋白质可最大化刺激肌肉蛋白合成。植物蛋白如大豆、豌豆蛋白需搭配食用以提高利用率。
碳水化合物为高强度训练提供能量,防止肌肉分解。增肌期每日需4-7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低GI值的燕麦、糙米、全麦面包。训练前后补充快碳如香蕉、白面包能快速补充肌糖原。长期低碳饮食会导致训练效能下降,影响增肌效果。
脂肪参与激素合成,每日摄入应占总热量20-30%。深海鱼油中的Omega-3可降低肌肉炎症,坚果、牛油果提供单不饱和脂肪酸。避免反式脂肪,适量饱和脂肪如椰子油有助于睾酮分泌。分次摄入更利于吸收利用。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和肌肉功能,日晒或补充剂可满足需求。B族维生素帮助能量代谢,全谷物和动物肝脏含量丰富。维生素C和E作为抗氧化剂,减少训练后自由基损伤。脂溶性维生素需随餐服用提高生物利用率。
镁参与300多种酶反应,南瓜籽、菠菜可预防肌肉痉挛。锌对睾酮合成至关重要,牡蛎、牛肉是优质来源。钙和钾维持神经肌肉传导,乳制品和香蕉能有效补充。钠电解质在大量出汗后需及时补充,避免力量下降。
增肌期的营养管理需配合渐进式抗阻训练,每周3-5次力量训练,组间休息控制在60秒内。饮食采用多餐制,每3小时摄入含20克蛋白质的餐食。睡眠保证7-9小时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监测体成分变化,肌肉增长理想速度为每月0.5-1公斤。乳清蛋白搭配肌酸可提升训练表现,支链氨基酸减少分解代谢。注意训练后补充电解质饮料,避免脱水影响恢复效率。长期规划需周期性调整热量盈余,防止脂肪过度堆积。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