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渣属于厨余垃圾,需分类投放处理。
茶渣主要由茶叶纤维、微量茶多酚及水分构成,属于有机易腐物质。其生物降解率可达90%以上,在自然环境下约3-6个月可完全分解,符合厨余垃圾"可堆肥化处理"的核心特征。需注意袋泡茶的纸质茶包可一同投放,但尼龙材质茶包应剥离后归入其他垃圾。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茶渣应沥干水分后投入绿色厨余垃圾桶。长三角地区要求垃圾含水率低于40%,建议先用滤网控水1-2小时。与咖啡渣不同,混入牛奶或糖分的茶渣仍属厨余垃圾,但珍珠奶茶中的珍珠需单独归类为易腐垃圾。
专业处理厂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茶渣与餐厨垃圾按1:3比例混合,在60℃条件下发酵15天制成有机肥。家庭处理可埋入花盆作基肥,或与橘皮、淘米水密封发酵2周制成液态肥。注意发酵容器需留30%空间防止胀气。
每吨茶渣可提取150kg腐殖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科研领域可萃取茶多酚残余物制作除臭剂,除醛效率达67%。日本开发出茶渣纤维板材,抗弯强度达18MPa,适合制作一次性餐具。家庭可将干燥茶渣装入纱布包作冰箱除味剂。
隔夜茶渣未变质仍属厨余垃圾,但发霉茶渣应归为有害垃圾。茶饼冲泡后的固体残渣按相同标准处理,紧压茶分解速度较慢可适当捣碎。抹茶粉渣因颗粒细小,建议用纸巾包裹后投放防止扬尘。
日常可将茶渣与咖啡渣按1:1混合,加入5%草木灰制成天然清洁粉,用于擦拭厨房油污。运动后可用冷却茶渣敷于关节处,其中单宁酸能缓解肌肉酸痛。储存时建议使用透气陶罐,避免密封导致霉变。每周摄入300ml淡茶渣煮水,其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但胃溃疡患者应避免空腹饮用。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