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烂果可能由真菌感染、细菌侵染、生理失调、虫害损伤、储存不当等原因引起。
灰霉病和炭疽病是导致葡萄腐烂的主要真菌病害。灰霉病在潮湿环境下易发,病果表面出现灰色霉层;炭疽病则形成圆形凹陷病斑。防治需及时清除病果,开花前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转色期使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采后可用45%噻菌灵悬浮剂浸泡消毒。
溃疡病和酸腐病常见于雨季,病果溢出黏液或散发醋酸味。细菌通过伤口侵入,暴雨后易爆发。铜制剂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有效,严重时需剪除病穗,配合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日灼和裂果属于生理性烂果。强光直射导致果皮烫伤,水分骤增引发果皮开裂。预防需合理留叶遮阴,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增强果皮韧性。
吸果夜蛾和蓟马蛀食果皮造成伤口,诱发二次感染。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化学防治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生物防治可释放赤眼蜂,每公顷投放15万头。
采后预冷不及时、库温波动大易致腐烂。优质果应8小时内降至0-1℃,保持90%-95%湿度。二氧化硫熏蒸处理每立方米用硫磺3g,库内定期通风,乙烯吸收剂用量为果重的0.5%。
日常管理中需平衡施肥,增施钾肥提高抗病性,每亩追施硫酸钾15-20kg;雨季及时排水,保持架面通风透光;采收时保留果粉,轻拿轻放避免机械伤。贮藏期间每周检查霉变果,剔除时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鲜食葡萄建议冷藏不超过两周,酿酒品种可采用冷浸渍工艺延长保存期。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