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是人体骨骼年龄的简称。正常人体在骨骼发育过程当中,骨骼的骨化速度及骨骺与干骺端闭合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用时间来表示即为骨龄。骨龄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骨龄评价的临床应用
1、骨龄评价是儿童疾病诊断和监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影响生长发育的不同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骨龄生长学特征,在儿科临床尤其是内分泌疾病和生长障碍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包括在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同时骨龄也用来预测学龄期儿童的成年身高;此外,骨龄评定在公共健康方面也有用途。
2、骨龄异常提前于生活年龄,是诊断性早熟的重要指标。但骨龄对CPP诊断无特异性,按骨龄提前程度及增长速度可判断成熟程度的骤缓。骨龄评价有不同方法,不同人读片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读片可以有误差,正确的评价关键在于评阅者对读片标准的熟悉程度以及要有好的重复性。小年龄的误差可大于2岁以上。骨龄超过生活年龄1岁以上可视为提前,超过2岁则视为明显提前。
3、骨龄判断后可按之预测成年身高,可对剩余身高生长潜能进行早期评估,是国际通用的预测成年身高的客观指标,也是性早熟预后估计以及判断的重要依据。但和骨龄评价一样,按骨龄预测的成年身高,应考虑靶身高、种族特点、营养状况的长期趋势、不同评价方法间的差异等因素,合理和客观地使用这一指标。
骨龄评判方法
01图谱法
根据手腕部骨骼X线图谱来判断骨龄,男女各有一套,每张X线片代表一个年龄标准骨龄。评价时只需将未知X线片与图谱逐一对照,找出与之非常相近的图谱,即可确定骨龄。
02计分法
根据手腕各骨在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大小等变化,人为的划分成若干阶段,分别给与相应的分数,然后累计总分后再换算出相应的骨龄。
骨龄可有效地反映人体的成熟程度,它相对于实际年龄的提前或落后能决定儿童的生长类型,对成年身高、女孩月经初潮等有重要影响。
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一些身材矮小儿童的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早发育的孩子骨龄往往要大于实际年龄。这是由于青春期提前启动,性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假如没有及时治疗,等到骨骺完全闭合,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会消失,从而身高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