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多动症?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要符合下列症状中至少六项且超过六个月、七岁前发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所,并造成社会、学业、职业功能上的损害,而且又非因其他发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始能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所谓的“多动症”。俗称“多动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三个层面: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动量过多、行为冲动。
多动症长大了就能好么?
随着对ADHD研究的深入,可以很确定地告诉家长,如果不积极治疗,大多数ADHD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临床诊断为ADHD的学龄儿童有高达80%症状持续至青春期,65%的人症状持续到成年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共患病也慢慢出现,比如情绪障碍、社交障碍等,对孩子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千万不要存在“不治而愈”的侥幸心理。
ADHD的神经生理学原因
过去我们认为ADHD与脑部前额叶相关。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受ADHD困扰的人是由于小脑没有适当地发挥功能。在过去的20年中的研究发现,小脑发育不良的人同时有ADHD的症状。藉由功能性扫描也发现ADHD患者的小脑活跃度很低。
注意力分散的人群,他们的脑神经往往不能在较枯燥的环境下恰当地分泌和吸收多巴胺。比如:网络游戏上瘾的人群往往依靠网络游戏带来的高度刺激获得注意力集中。一旦他们的刺激环境降低,如较枯燥的学习课程和工作,则易犯困,大脑无法在低刺激环境分泌多巴胺,而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长期暴露在高刺激的网络游戏上,则越来越难以在日常生活简单任务上集中注意力。多巴胺分泌过少则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产生过多α和θ波。多巴胺分泌过多,则过度焦虑,大脑释放高β波。
ADHD不是单独出现,往往合并像是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甚至自闭症。这暗示了脑部多区域或是单区域功能不良会影响多区域整合联结,都是由于小脑机能所造成的。
多动症怎么治?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谨慎小心,用药的种类、剂量及时间应由专家指导,密切观察。
2、饮食治疗。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肯定哪些食物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但在孩子的食物中应尽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调味品、防腐剂和水杨酸酯等。
3、心理治疗。这是纠正儿童偏差行为,培养他的良好行为,增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和打骂,以免加重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