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经过去,早春气温变化很大,忽冷忽热,每天都有心肌梗死的紧急治疗。
医师能做的,就是在接诊病人后,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予治疗。
而且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识别心肌梗死的混乱症状,及时就医,不耽误!
所以,心肌梗塞有什么困惑的症状呢?怎样判断?
01
心肌梗死致命推手:
寒冷刺激血压剧烈波动。
数据显示:当昼夜温差为10~15℃时,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6.9%;当温差超过15℃时,心肌梗死的风险将增加11.1%。
对此,专家解释说,寒冷会导致心脏收缩加剧,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心脏会用更大的力气工作,容易导致一些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急性血栓。
特别是近期进入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
若血压连续3天波动,且超过正常值,建议及时就医,调整降压药,使血压达标。
三种症状容易混淆
晕、吐、紧
说到心肌梗死,我们都知道典型的症状是胸痛和心前区疼痛,但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症状,这也可能预示着心肌梗死的发生。
据统计,25%的心肌梗死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或心前区疼痛,50%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不知道自己有心肌梗死!
介绍3种容易迷惑病人的症状,帮助大家及时发现危机。
困惑症状一:头晕+低血压
很多中老年人头晕的第一反应是血压高吗?但事实上,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的头晕与血压下降有关。
一般情况下,血液会随心脏收缩而输送到动脉系统,包括大脑和外周。
若发生心肌梗死,收缩能力受影响较大,射血能力下降,因此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供血减少。
假如血压正常,此时血压可能低于90/60毫米汞柱,平时血压偏高的人,也会比平时血压低30%左右。
此外,心肌梗死发生后,尤其是常见的下壁心肌梗死,会影响心脏的传导,心率会变慢,可能会出现一些眼前发黑、头晕、乏力甚至晕倒的情况。
因此,当出现头晕或眼前发黑,心率低于60次/分,血压比平时下降30%时,建议及时就医!
迷惑症状二:恶心,呕吐
据专家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心肌细胞坏死后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
一般来说,如果出现这种症状,首先会认为是胃肠道问题,可能是心肌梗死,不会第一时间得到反应。尤其是慢性胃病和胆囊炎患者。
心脏病发作有恶心、呕吐的特点:
1、与饮食无关,服用胃药不会缓解;
2、也许与情绪波动、疲劳有关;
3、与此同时还伴有胸闷、憋气等不适。
困惑症状三:咽部紧缩感
一些人的首发症状并非胸闷胸痛,而是会感到咽部紧缩,甚至牙痛,或左上肢疼痛或背部疼痛。
有些叔叔阿姨牙齿有问题,时不时会犯牙痛。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种牙痛来自心脏的帮助,而不是牙齿本身的问题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初步识别。心肌梗死引起的“牙痛”与运动和情绪激动有关,服用止痛药无法缓解。此外,你经常伴有头晕、冷汗、虚弱、眼前发黑等症状。
假如你不幸遇到了,一定要及时求助!
03
极不应该发生的时间延迟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心肌梗死发作20分钟,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尚未开始坏死;
•发作30分钟后,心肌细胞开始坏死;
•发作3小时左右,若未解除梗阻,大约50%的心肌已坏死;
•随著时间的延长,超过80%的心肌在6小时左右就已坏死。
心脏肌肉坏死是不可逆的!
专家介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这一救命手术,过程无疑是确定的,就像数学定理一样,没有任何争议。
手术前,医生还会与家人沟通,说明手术风险,并极佳治疗方法。
因此,这段时间要相信医生,如果家人花大量时间犹豫不决,那就是极不应该发生的时间延迟。
许多医院,包括县级医院,都建立了胸痛中心,以便及时治疗病人。
因此,当你出现心肌梗死的可疑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