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癫痫患者在药物控制不佳时倾向于自行调整剂量,却往往适得其反?同时,遵循医嘱服药,简而言之,就是医生指导患者何时及如何服用药物。这两个问题看似不相关,实则共同揭示了癫痫治疗中一个核心要素: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对于控制癫痫发作至关重要。
血药浓度,即药物在血液中的含量,对于癫痫患者而言,多数抗癫痫药物需达到特定浓度范围才能有效抑制癫痫发作。
具体对患者的癫痫治疗意义
血药浓度对患者癫痫治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准确剂量确定:医生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年龄、体重、性别、肝肾功能等)调整药物剂量。由于每位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能力各异,相同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人体内可能产生不同的血药浓度,进而影响疗效。通过治疗监测,医生能够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剂量。
优化治疗效果:维持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能显著提高癫痫发作的控制率。浓度过低可能无法有效控制癫痫,而过高则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甚至导致中毒。因此,监测血药浓度对于确保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
药物因素:
剂型:不同剂型的药物释放速度和吸收程度不同,影响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相互干扰代谢,改变血药浓度。
患者因素:
年龄: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同于成年人。
肝肾功能: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分别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减慢和排泄受阻,使血药浓度升高。
个体差异:基因组成不同,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等差异,影响血药浓度。
常见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范围及监测频率如下
卡马西平:有效血药浓度范围4-12μg/ml。开始用药时,可能需要每周监测一次,稳定后每3-6个月监测一次。
苯妥英钠:有效血药浓度范围10-20μg/ml。由于个体差异大,剂量调整阶段可能需要每周监测一次,稳定后每3-6个月监测一次。
丙戊酸钠:有效血药浓度范围50-100μg/ml。开始治疗时可能每1-2周监测一次,稳定后每3-6个月监测一次。
因此,我所强调的“遵医嘱服药”,实质上是为了确保患者的血药浓度维持稳定,减少癫痫发作,实现减药或停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