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得过带状疱疹后,会出现一种难以描述的痛:皮疹没了,伤口也愈合了,但那个地方还是痛,甚至一碰就像针扎、刀割一样。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痛类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上海瑞椿医院面神经科张国芳主任表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本质,是神经本身受到损伤,和普通的皮肤疼痛不同。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会沿着身体的神经走向扩散,发病时除了皮肤起疱外,还会对神经造成损伤。
当病毒活跃在神经内时,会破坏神经的结构,让神经变得更加敏感,甚至在皮肤看起来正常的时候,神经仍在发送“疼痛”的信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皮疹都好了,疼痛却一直持续的原因。
疼痛表现有哪些特点?
张国芳主任总结,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常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持续性疼痛:灼烧样、刺痛、压迫感;
接触就痛:轻轻摩擦、吹风或穿衣服时都可能引起不适;
反复加重:疲劳、天气变化、情绪紧张时易复发;
夜间更难受: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有些人会误以为是皮肤问题、风湿病、或者神经衰弱,结果用了许多止痛药效果不佳。
为什么普通止痛药常常无效?
因为这类疼痛来自神经本身的异常兴奋,不是外伤、也不是炎症,常规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效果有限。
张主任指出,想要缓解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需要针对神经系统进行干预,比如:改善受损神经的传导状态、降低异常放电、修复受压或粘连部位等。
如何科学干预?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有:
神经调节类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可缓解神经性疼痛;
神经功能检测:用于明确是哪个神经区域异常,有助于精准判断问题根源;
物理与微创介入结合:对久痛不缓解的人群,可以考虑通过局部操作缓解神经敏感状态。
张国芳主任建议,疼痛超过1个月未缓解,就应考虑到专业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尤其是专门设有面神经或神经疼痛门诊的医院。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保持心情平稳,避免焦虑影响神经状态;
注意患处保暖,不要冷敷或过度刺激;
避免自行涂抹刺激性外用药物;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结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虽然常见,但并非小毛病。张国芳主任提醒,如果持续疼痛影响了正常生活,应尽早就医,不要拖延。了解它、面对它,通过科学方法干预,是缓解神经痛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