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感染状态下的梗阻解除策略
夏季尿路梗阻患者的感染风险显著升高,此时的治疗决策需要兼顾抗感染和梗阻解除,形成科学的救治流程。当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无法替代梗阻解除,必须采取"引流优先"的原则。
对于合并轻度感染(体温<38.5℃,无脓毒症)的患者,可在抗感染的同时一期行碎石取石术。临床实践显示,URS在此类患者中安全性良好,术中通过低压冲洗可减少细菌入血风险。但需选用广谱抗生素术前预防,术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当患者出现高热(>39℃)、白细胞显著升高或脓毒症表现时,应首先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这种微创手术能快速降低肾盂内压力,引出脓性尿液,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待体温正常、感染指标下降后(通常3-7天),再二期处理结石。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的数据证实,这种分期策略可将脓毒症死亡率从40%降至10%以下。
糖尿病患者合并梗阻感染时风险更高,其脓毒症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对此类患者,即使体温未显著升高,也需积极干预:血糖控制不佳者应先采用造瘘引流,待血糖稳定后再行碎石;手术方式优先选择创伤小的URS,避免PCNL带来的高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