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经常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钙 或是高血脂所致

发布时间: 2014-05-20 13: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说到老年人腿抽筋,多数人的第一个直觉就是缺钙了。其实老人腿抽筋除了缺钙以外,相当一部分与腿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而造成腿部血液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脂,因此,出现不明原因的腿脚抽筋,补钙、休息也没有好转时,就要注意查查血脂了。

王老伯年近七旬,身体一直保养得不错,还是小区跳广场舞的“三步踩”明星。 近几个月来,王老伯小腿经常抽筋,晚上睡觉时尤其明显。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缺钙,加上跳舞累的,于是在家休息了两个礼拜,并且每天补充钙片。可症状一点不见好转,反而连走路都吃力了。家人赶紧带王老伯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他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两项血脂指标高出正常值2倍。进一步检查发现,王老伯已经出现下肢动脉硬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原来,他的腿抽筋是高血脂引起的,需要降脂治疗。

专家介绍说,有的老人时常出现腿脚抽筋,小腿发凉、发麻等不适,多数人以为是缺钙所致。可事实上,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钙少了,而是血脂高了。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体内过高的胆固醇无法正常代谢时,可能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抽筋。另一方面,过高的血脂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肢体末端因为缺血出现抽筋、疼痛等不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外周血管狭窄逐渐加重,可能引起外周器官营养缺乏,严重时发生坏疽等不良后果。

专家提醒:一些老年患者经常感觉腿像灌满了铅、感觉疲劳或者灼痛,特别是睡觉时发生腿部痉挛,坐起或轻微运动后可缓解疼痛,就要怀疑血脂是否又出现问题了。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抽点血化验、做个简单的血管超声检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补充阅读:高血脂时身体发出的其它异常信号

1、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气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体形偏胖、四肢沉重或肢体麻木等,都是高脂血的前兆。

2、睑黄疣是中老年血脂增高的信号。一些老年人眼睑周围出现黄色的疣,医学上称为黄色素斑,这是血脂浓度异常增高,引起脂质异位沉积造成的。睑黄疣本身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睑黄疣的出现提示病人血脂水平已经很高。

3、视力下降或失明。严重高脂血症时,血液富含甘油三脂的脂蛋白可从毛细血管漏出,如果侵犯到黄斑,则严重影响视力。另外,高脂血症是引起视网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

4、胆固醇过高时,皮肤上会鼓起小肿疮,其表面光滑,呈黄色,多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

5、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常在肘、膝、踝、手指关节的表面皮肤发生脂质异位沉积。跟腱是脂质沉积好发部位,严重的脂质浸润可使跟腱强度明显下降,轻度创伤即可引起撕裂。有时自发性跟腱断裂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初发症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腿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还有哪些原因
小腿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还有哪些原因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出现腿抽筋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不约而同会说的答案,多是因为缺钙,事实是这样的吗?都说腿抽筋是由于缺钙所致,不能说不缺钙,但也不一定全是缺钙的问题,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小腿抽筋的原因有哪些?腿抽筋是下肢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详细]
发布于 2021-07-13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