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防震及合理包装。主要有预冷处理、气调包装、恒温运输、防震填充、快速配送五种方法。
采摘后立即进行预冷可快速降低葡萄呼吸强度。采用冷库强风预冷或冰水预冷,2小时内将果心温度降至4摄氏度以下,能有效延缓果梗褐变和果粒软化。预冷后需保持冷链不断链,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结露。
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袋内氧气浓度控制在5%-8%,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10%-15%。配合乙烯吸收剂使用,可抑制果胶酶活性。每箱装载量不超过5公斤,薄膜厚度建议选择0.03-0.05毫米微孔膜。
运输全程需保持0-4摄氏度恒温环境,冷藏车需提前预冷至设定温度。车厢内应安装温度记录仪,监测点不少于3个。长途运输建议采用蓄冷板冷藏车,温度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采用蜂窝纸板分层隔离,每层葡萄厚度不超过15厘米。果穗间用珍珠棉或瓦楞纸隔断,箱体四周填充泡沫塑料缓冲材料。运输容器应选择耐压瓦楞纸箱,堆叠高度不超过5层。
运输时间控制在48小时内,到货后立即转入冷库。采用直达配送模式,减少中转环节。城市配送建议使用电动冷藏三轮车,避免频繁开关车门造成的温度波动。
运输前后需严格检查葡萄成熟度,选择八成熟且果粉完整的果穗。运输过程中定期抽查箱内温湿度,发现霉变果粒立即剔除。到货后需在阴凉通风处摊晾1小时再入库,避免骤冷骤热。日常储存建议保持85%-90%相对湿度,定期通风换气。消费者购买后应冷藏保存,尽快食用以保证最佳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