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发芽或霉变的红薯可能引发中毒,典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呼吸急促、严重时出现昏迷。
霉变红薯产生的甘薯酮毒素会刺激胃肠黏膜,30分钟至4小时内出现剧烈腹痛、水样腹泻和反复呕吐。轻度中毒可饮用淡盐水防止脱水,重度需立即洗胃并静脉注射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霉变物质中的神经毒素会引发视物模糊、四肢麻木、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异常。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服用活性炭吸附毒素,同时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配合高压氧舱治疗。
甘薯酮毒素抑制呼吸中枢会导致呼吸浅快、口唇发绀,严重时出现呼吸暂停。急救时需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联合使用尼可刹米等呼吸兴奋剂。
毒素引发血管扩张可能造成血压骤降、四肢厥冷。需平卧抬高下肢,快速静脉补液维持血容量,严重者使用多巴胺注射液升压治疗。
持续呕吐腹泻会导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静脉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滴注氯化钾溶液。
中毒后三个月内应执行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摄入200g蒸南瓜或山药保护胃黏膜,配合30分钟快走促进代谢。避免食用表皮有黑斑、发芽或酒味红薯,烹饪前彻底削去2mm厚表皮。储存红薯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3-16℃可预防霉变。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