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腩肉是牛腹部靠近肋骨处的松软肌肉,具有筋膜与脂肪交织的特点,适合炖煮或红烧。
牛腩位于牛腹部第5至第13肋骨之间,覆盖在牛肋条肉外侧,由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组成。这一区域因日常活动较少,肌肉纤维较粗且结缔组织丰富,长时间烹饪后能形成胶质口感。处理时可先焯水去除血沫,或加入山楂片加速软化。
牛腩呈现明显的三层结构:表层脂肪、中间筋膜与底层瘦肉。雪花状脂肪分布使其汁水饱满,但胆固醇含量较高。建议烹饪前剔除部分肥油,高血压人群可选择牛腱心替代。家常做法推荐番茄炖牛腩或咖喱牛腩,充分释放肌红蛋白营养。
每100克牛腩含蛋白质18克、脂肪20克,富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筋膜中的胶原蛋白经水解后产生甘氨酸,有助于修复胃肠黏膜。搭配白萝卜可促进消化,与富含维生素C的青椒同炒能提升铁吸收率。
新鲜牛腩应选择淡红色且按压回弹的肉块,冷冻肉表面冰晶不宜超过2毫米。超市冷鲜柜常见品类分为坑腩筋膜多、爽腩肥瘦相间和崩沙腩筋膜少,炖汤优选坑腩,快炒适合崩沙腩。避免购买发黏或异味明显的产品。
未烹饪的牛腩需在0-4℃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长期存储应分装冷冻。解冻时置于冷藏室缓慢化冻,微波解冻易造成局部过热。预处理时逆纹切2厘米厚块,用刀背拍松筋膜,红酒或姜汁腌制30分钟可去腥提鲜。
牛腩作为高蛋白食材,建议每周摄入不超过300克,搭配深色蔬菜平衡营养。运动后食用可搭配红薯补充糖原,老年人建议延长炖煮时间至2小时以上。注意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烹饪时搭配薏米或冬瓜等利尿食材有助于嘌呤代谢。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
2025-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