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状态下血糖可能降低,主要与能量摄入不足、胰岛素调节、肝糖原消耗、代谢需求增加以及潜在疾病有关。
长时间未进食导致葡萄糖来源中断,机体优先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建议定时进食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搭配蛋白质延缓血糖波动。
空腹时胰岛素水平下降,但部分人群存在胰岛素延迟分泌现象可能引发反应性低血糖。可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调节。
肝脏储存的糖原在禁食12小时后基本耗尽。夜间低血糖风险者睡前可食用希腊酸奶配坚果,提供持续能量释放。
运动或压力状态下能量消耗增加,饥饿时更易出现血糖骤降。登山等户外活动建议携带葡萄糖凝胶、香蕉作为应急补给。
糖尿病前期、胰岛素瘤等疾病会导致异常低血糖。出现冷汗、颤抖等症状需立即检测指尖血糖,疑似器质性疾病需进行胰腺CT或MRI检查。
稳定血糖需平衡膳食结构与进食频率,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选择低GI食物如藜麦、鹰嘴豆。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交替进行,避免空腹运动超过60分钟。监测晨起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15克速效碳水化合物应对低血糖发作。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