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饮料渠道主要包括社区回收站、品牌商回收计划、互联网回收平台三类方式。
全国90%以上社区设有智能回收箱或固定回收点,专门接收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居民可通过"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查询附近点位,投放时需去除瓶盖、倒净残留液体。部分城市推行积分兑换制度,如上海"绿色账户"可兑换生活用品。
康师傅、农夫山泉等企业开展空瓶回收活动,在超市设置专用回收机。可口可乐"天下无废"计划支持PET瓶1:1兑换新饮料,星巴克提供自带杯减4元优惠。这些渠道对瓶身完整性有要求,需保留完整条形码。
支付宝"易代扔"、闲鱼"环保回收"等平台提供上门服务,满5公斤即可预约。爱回收、嗨回收等专业平台按0.3-0.8元/斤计价,支持PET、铝罐分类回收。部分平台要求50个起收,需提前压缩存放。
高校普遍设有饮料瓶专项回收站,清华大学年回收量超20吨。中小学通过"绿色银行"活动,将回收所得用于公益项目。这类渠道通常与环保社团合作,定期开展集中回收日活动。
沃尔玛、永辉等超市入口处设有自助回收机,投瓶可获购物优惠券。7-11便利店参与"零废弃联盟",投放10个空瓶赠送关东煮券。回收设备多采用AI识别技术,自动分拣不同材质包装。
建立定期回收习惯有助于资源循环利用,建议家庭设置专用收纳筐存放清洁后的饮料容器。运动场景中可选用可重复使用的水壶,减少一次性包装消耗。选择回收渠道时注意查看资质,避免个人回收者二次污染。铝罐回收价值较高,单独存放可获得更好收益,PET瓶宜压扁节省存储空间。部分社区开展回收物改造手工艺活动,将废弃包装转化为实用物品,兼具环保与创意价值。
2018-06-26
2018-06-26
2018-06-26
2018-06-26
2018-06-26
2018-06-25
2018-06-25
2018-06-25
2018-06-25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