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食物主要与加工方式、储存条件和过量摄入有关,常见包括腌制食品、高温烧烤、霉变食物、酒精饮料和含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
高盐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形成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中式咸鱼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减少食用频率,选择新鲜食材替代,烹饪前用清水浸泡可降低盐分。
肉类在200℃以上高温烤制时,脂肪滴落产生多环芳烃,蛋白质变性生成杂环胺。明火烧烤的鸡翅苯并芘含量可达11.2μg/kg。改用烤箱低温慢烤,搭配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可帮助解毒。
黄曲霉菌污染的花生玉米会产生黄曲霉毒素B1,诱发肝癌。该毒素耐高温,日常淘洗仅能去除20%。发现霉变立即丢弃整包,储存粮食保持干燥通风,购买小包装坚果尽快食用。
乙醇代谢产物乙醛会损伤DNA,每日摄入超过40克酒精使口腔癌风险增加5倍。红酒中的白藜芦醇无法抵消危害。控制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15克,饮酒时搭配叶酸丰富的深绿色蔬菜。
氢化植物油制作的糕点、植脂末等含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4克可使冠心病风险增加23%。查看标签避免"氢化"字样,选择天然黄油替代人造奶油,烘焙时用苹果酱代替部分油脂。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可通过燕麦、杂粮饭等实现。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烹饪时多用蒸煮炖方式,控制油温不超过180℃,定期清洁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吸入。储存食物注意干燥密封,粮油建议选择小包装避光保存,开封后尽快食用完毕。体检时可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