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酱油的标准主要看产品标签上的配料表、氨基酸态氮含量、酿造工艺、质量等级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酱油的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料配比、发酵时间和生产工艺上,消费者可通过观察包装信息快速判断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优质酱油的配料表首位应为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次之,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传统酿造酱油仅含水、大豆、小麦和食用盐,若出现谷氨酸钠、焦糖色等添加剂,则可能为配制酱油。有机酱油会额外标注有机认证标识。
氨基酸态氮含量直接反映酱油鲜味和品质,每100毫升含量≥0.8克为特级,0.7-0.79克为一级,0.55-0.69克为二级,低于0.4克可能为勾兑产品。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酱油该指标通常优于低盐固态发酵产品。
包装标注高盐稀态发酵的酱油风味更醇厚,发酵周期长达3-6个月;低盐固态发酵周期较短约1-2个月。瓶身若印有GB/T18186为国家推荐标准,而SB/T10336多为配制酱油标准。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和全氮含量最高,三级酱油各项指标最低。部分品牌会标注原酿、头道等字样,代表提取的是发酵原液而非后期调配产物。日本酱油的"本酿造"标识相当于国内纯粮酿造标准。
正规酱油包装需印有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格式为SC+14位数字。进口酱油应有中文标签及CIQ检验检疫标志。散装酱油因无法追溯生产信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不建议购买。
日常选购时可摇晃瓶身观察挂壁情况,优质酱油泡沫细腻持久且液体浓稠。开封后需冷藏保存避免霉变,烹调时根据等级调整用量,特级酱油咸度较低需减少食盐添加。建议优先选择玻璃瓶包装的酿造酱油,避免长期食用含防腐剂的低价产品,高血压患者宜选用低盐酱油或减盐版本。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