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已成为直径小于2厘米肾结石和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这项技术通过精准聚焦的冲击波能量将结石击碎,实现"无创取石"的效果。本指南将系统解析ESWL的治疗原理、适用范围、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全面了解治疗过程,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碎石与排石。
治疗原理:无形冲击波的"碎石魔法"
ESWL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能冲击波的机械应力作用破碎结石。治疗时,设备通过X光或B超定位系统精准锁定结石位置,将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核心,通过数千次的脉冲冲击,使结石表面逐渐碎裂成直径小于2毫米的颗粒,终随尿液自然排出。这种聚焦过程类似用放大镜将阳光聚焦于一点引燃纸张,冲击波在到达结石前通过水介质传导,对沿途组织损伤极小。
两种定位方式的选择:
X线定位:适用于含钙的阳性结石,定位精准且不受肠道气体干扰,适合大多数成人患者。
B超定位:无辐射风险,适用于孕妇、儿童及阴性结石(如尿酸结石),但受肠气影响较大,对下段输尿管结石显示欠佳。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结石移动情况实时调整冲击波焦点,通常单次治疗冲击次数在1000-3000次之间,能量由低到高逐步调节,以减少组织损伤。
适用与禁忌:明确治疗边界
ESWL的疗效与结石特征密切相关,严格把握适应症可显著提高成功率:
适用范围:
肾结石:直径<20mm的肾盂或肾上、中盏结石;直径<10mm的肾下盏结石效果更佳。
输尿管结石:直径<10mm的上段结石首选ESWL;直径10-15mm的上段结石可尝试,但需评估梗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