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鸡不下蛋可能由遗传缺陷、饲养环境不当、营养不良、应激反应或疾病感染导致。
部分芦丁鸡存在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如卵巢功能不全或输卵管畸形,这类个体产蛋率显著降低。可通过基因检测筛选种鸡,淘汰携带缺陷基因的个体,选择产蛋性能稳定的优质种源进行繁殖。
鸡舍温度持续高于30℃或低于15℃会抑制排卵,光照不足12小时/天影响激素分泌。需保持18-25℃恒温环境,安装LED补光灯维持14小时光照,每平方米饲养不超过8只,设置隐蔽产蛋窝减少干扰。
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低于3:1、维生素D3缺乏或蛋白质含量不足16%会导致蛋壳形成障碍。建议添加贝壳粉5%、鱼粉8%和预混料,每周喂食三次煮熟的胡萝卜补充维生素A。
频繁更换饲养员、突然更换饲料或犬吠等噪音刺激会引发应激性停产。建立固定饲喂流程,过渡期采用7天渐进式换粮法,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1g/L缓解应激。
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会损伤输卵管黏膜。出现缩颈、绿便症状需立即隔离,接种LaSota系疫苗,使用恩诺沙星10mg/kg体重连用5天,康复后补充益生菌修复肠道。
调整饲养管理的同时,可增加苜蓿草、紫花地丁等青饲料促进卵泡发育,每日提供0.5%食盐溶液刺激饮水欲望。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群,定期消毒栖架和料槽,产蛋期每周称重监控体况变化,过肥个体需控制玉米投喂量至日粮40%以下。冬季在垫料中添加稻壳保温,夏季采用喷雾降温系统维持适宜湿度。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