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清洗小米需要去除杂质和表面残留,采用浸泡、揉搓、过滤三个关键步骤。
将小米放入大碗中,加入清水浸泡3分钟,水面会浮起糠皮和灰尘。小米表面可能存在运输储存中附着的粉尘,短时间浸泡可使轻质杂质自然分离。注意水温不超过30℃,避免营养流失,浸泡后倾斜容器缓慢倒掉上层浑水。
小米沥干后置于掌心,用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柔搓洗20秒。淀粉质谷物在加工时可能残留石粉,适度揉搓能清除表面附着物。动作需轻柔避免米粒破碎,重复2-3次至淘米水变清,此方法尤其适合熬粥用的精小米。
使用80目以上的细网筛承接小米,流动清水冲洗30秒。筛网能拦截微小砂砾,水流冲击可带走缝隙杂质。建议选择不锈钢滤网,避免塑料网孔变形导致漏米,过滤后轻晃筛网帮助排水。
清洗后的小米平铺在竹簸箕或厨房纸上,阴凉通风处晾15分钟。残留水分易引发霉变,竹制容器能吸收多余水汽。切忌暴晒导致米粒开裂,待表面无明显水珠即可装入密封罐储存。
发现明显黑点或异味时,可用1%淡盐水浸泡10分钟杀菌。陈米或散装米可能含有黄曲霉菌,盐水能抑制微生物繁殖。之后需用清水冲洗三遍去除盐分,确保煮食安全。
优质小米呈现鲜黄色且颗粒完整,清洗过程避免使用洗涤剂破坏营养成分。储存时建议搭配花椒包防虫,每月检查是否受潮。烹饪前淘洗不超过三次,防止B族维生素流失,高压锅烹调可保留更多营养素。日常可搭配南瓜、红枣等食材增强补脾效果,血糖偏高者需控制食用量在每日50克以内。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