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发苦与品种特性、生长环境、储存条件、成熟度及食用方式有关。
部分柚子品种本身含有较高柚皮苷等苦味物质,如胡柚、葡萄柚的苦味较明显。这类苦味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去皮后浸泡盐水30分钟减轻苦味,或选择甜度更高的沙田柚、蜜柚等品种。
干旱、低温或土壤贫瘠会导致柚子果肉积累更多苦味素。种植时需保证充足光照和水分,消费者选购时可观察果皮是否饱满有光泽,避免表皮干瘪的果实。
冷藏温度低于4℃或存放超过2周会加速苦味物质生成。建议常温保存不超过7天,已切开的柚子需用保鲜膜包裹果肉,48小时内食用完毕。
过早采摘的柚子糖分转化不充分,果肉发苦概率增加。判断成熟度可观察果蒂是否干枯脱落,轻拍果实应有沉闷回声,重量感明显者为佳。
柚子白瓤和籽含大量苦味素,剥除时需彻底去除白色筋络。果肉若带苦味,可搭配蜂蜜或制作水果沙拉,高温加热也能分解部分苦味物质。
日常食用柚子建议每天200-300克,避免与降压药同服。苦味较重的柚子可榨汁后加生姜片煮沸饮用,或切片晒干制成柚子茶。储存时注意通风避光,运动后食用需补充电解质以防果酸刺激胃部。特殊人群如胃溃疡患者应控制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低糖品种。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
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