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出现霉味可能因储存不当或受潮霉变,处理方式包括丢弃霉变部分、晾晒干燥、高温烘焙、更换容器、改善储存环境。
霉味茶叶需立即检查霉斑情况,轻微霉变可剔除受潮部分,严重霉变需整批丢弃。茶叶霉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高温也难以分解,误食可能损伤肝脏。处理时佩戴口罩避免吸入霉菌孢子,接触后彻底清洁双手。
受潮未霉变的茶叶可平铺于竹筛,置于阴凉通风处晾晒48小时,湿度需控制在60%以下。使用食品级干燥剂如硅胶颗粒辅助吸湿,每500克茶叶配50克干燥剂。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茶多酚氧化,干燥后茶叶需密封保存。
轻微受潮的绿茶可用80℃烤箱烘焙20分钟,红茶乌龙茶可提升至100℃15分钟。家庭可用无油炒锅小火翻炒5分钟,持续翻动至水汽散尽。高温处理后茶叶风味会减弱,建议两周内饮用完毕。
霉变茶叶污染的容器需用白醋煮沸消毒,或75%酒精擦拭后暴晒。改用锡箔袋、紫砂罐等透气容器,内层垫食品级牛皮纸。普洱饼茶可包裹棉纸后悬挂于陶罐,定期检查是否返潮。
茶叶应存于温度20℃以下、湿度45%-65%环境,远离厨房卫生间。不同茶类分开放置,绿茶冷藏需用真空包装,黑茶常温储存需离地30厘米。每月检查一次,雨季可放置木炭调节湿度。
日常饮用可选择茉莉花茶、焙火乌龙等不易受潮的茶类,储存时放入剥皮大蒜或食品脱氧剂。冲泡前闻干茶应有清香,汤色浑浊需警惕霉变。运动后饮用淡茶补充水分,避免空腹饮浓茶刺激胃黏膜。梅雨季节可用电子防潮箱存放贵重茶叶,设定55%恒定湿度。家庭存茶量以3个月饮用量为宜,减少储存风险。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
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