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机制:梗阻为感染“创造温床”!
肾积水时,潴留的尿液无法正常流动,成为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主)繁殖的“培养基”——尿液中营养物质(如尿素、葡萄糖)丰富,且梗阻导致尿路黏膜缺血缺氧,防御能力显著下降(黏膜上皮细胞杀菌酶分泌减少50%以上)。细菌快速繁殖后,会突破受损的尿路黏膜屏障,通过肾盂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若未及时控制,细菌释放的内毒素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急剧升高,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
寒战:内毒素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骤升(从37℃升至39℃以上),机体通过骨骼肌剧烈收缩产热,出现“怕冷、全身颤抖”,多发生于发热前10-30分钟,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高热:寒战过后体温迅速攀升,多为持续性高热(39℃-40℃),服用普通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后仅短暂下降(1-2小时),随后再次升高,形成“弛张热”或“稽留热”,提示感染未得到控制。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