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壳表面常见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彻底清洗、高温烹煮和正确储存预防感染。
鸡蛋壳易沾染禽类粪便中的沙门氏菌,感染后引发腹泻发热。处理时需用流动水清洗蛋壳表面,烹饪时确保蛋黄凝固71℃以上持续15秒,储存时与其他食物隔离。出现持续呕吐或血便需立即就医。
养殖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通过蛋壳气孔渗透,可能导致尿路感染或败血症。建议购买有检疫标志的鸡蛋,打蛋前后用肥皂洗手,破损蛋直接丢弃。儿童和孕妇应避免食用溏心蛋。
人手接触传播的致病菌在蛋壳裂缝中繁殖,产生耐热肠毒素。接触生蛋后需消毒厨具,熟食与生蛋分开存放。出现皮肤化脓或食物中毒症状需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氨苄、克林霉素。
低温环境中仍能存活的李斯特菌对孕妇威胁较大。冰箱储蛋需用密闭容器,即食食品与生蛋分层放置。高危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伴头痛时,需进行血培养检测并使用氨苄西林治疗。
禽类肠道携带的弯曲菌通过蛋壳交叉污染,引发痉挛性腹痛。处理生蛋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烹饪时避免蛋液飞溅。严重脱水患者需补液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环丙沙星。
日常饮食中建议选择巴氏杀菌蛋液制作沙拉,储存鸡蛋时钝端朝上可延缓细菌侵入。运动后补充蛋白质优先选用全熟蛋,处理蛋壳后可用柠檬汁洗手消除异味。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消化道症状,或体温超过38.5℃伴精神萎靡,需进行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