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饮食营养 > 正文

马兰头俗称什么菜

发布时间: 2025-05-01 10:2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马兰头是菊科植物马兰的嫩茎叶,在民间被称为鸡儿肠、田边菊或红梗菜。

1、鸡儿肠:

马兰头被称为鸡儿肠与其形态特征相关,其茎秆细长形似鸡肠,叶片边缘呈锯齿状。这种野菜富含维生素C和钾元素,凉拌时建议焯水后加香干、麻油拌匀,或与豆腐丝清炒保留营养。

马兰头俗称什么菜

2、田边菊:

得名田边菊因其常野生于田间地头且属菊科植物。春季采摘嫩叶含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制作马兰头拌春笋,或与猪肉末做成馅料包饺子,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3、红梗菜:

部分马兰头品种茎部呈紫红色故称红梗菜,红色来源于花青素。推荐红梗马兰头与枸杞叶同煮汤,或搭配百合快炒,阴虚体质人群适量食用有助于清热润燥。

马兰头俗称什么菜

4、药用别称:

本草纲目记载其别称鱼鳅串,全草可入药。新鲜马兰头捣汁外敷可缓解蚊虫叮咬,晒干后与白茅根煎水代茶饮辅助降火,但孕妇需慎用。

5、地域叫法:

江浙称其马兰青,闽南叫蟛蜞菊。不同地区食用方式各异,苏州习惯马兰头松仁拌饭,潮汕地区常用其煮猪肝粥,建议选择叶片完整、无黄斑的嫩芽食用。

马兰头俗称什么菜

马兰头作为药食同源植物,每100克含蛋白质2.4克、膳食纤维1.6克。春季采摘后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脾胃虚弱者可搭配生姜烹调。推荐每周食用1-2次,与荠菜、香椿等春季野菜轮换摄入,避免过量引发腹泻。运动后适合饮用马兰头薄荷茶补充电解质,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糖精的俗称叫什么
糖精的俗称叫什么
糖精的俗称其实就是“甜味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这个词来指代糖精。糖精是一种人造甜味剂,因其甜度是普通蔗糖的数百倍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不过,尽管它能提供甜味,却不含热量,这让它成为许多人在控制体重或糖尿病管理中的选择。1、糖精的用途和特点:糖精通常用于食品加工中...[详细]
发布于 2024-12-11

最新推荐

茶叶保存方法有哪些?
茶叶保存方法有哪些?
茶叶保存方法包括控制湿度、避免光照、隔绝异味、适宜温度和正确包装。1、控制湿度:茶叶容易吸湿,保存时应保持环境干燥。湿度过高会导致茶叶发霉变质,建议使用密封罐或真空包装,并放置干燥剂。储存环境湿度控制在60%以下,避免茶叶受潮。2、避免光照...[详细]
2025-05-02 15:09
面线要煮多久几分钟
面线煮制时间通常在3-5分钟,具体时长取决于面线类型和个人口感偏好。1、面线类型:面线种类不同,煮制时间有所差异。普通面线一般煮3分钟即可,而较粗的手工面线可能需要5分钟。选择适合的面线类型,根据包装说明调整煮制时间。2、火力控制:煮面线时...[详细]
2025-05-02 15:09
饮料瓶怎么制作灌肠器
饮料瓶怎么制作灌肠器
使用饮料瓶制作灌肠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可能引发感染、肠道损伤等风险,医疗操作必须使用专业灭菌器械。1、感染风险:饮料瓶无法达到医疗级灭菌标准,瓶身和接口处容易滋生细菌。肠道黏膜非常脆弱,非无菌器具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引发腹痛、发热甚至败血症。...[详细]
2025-05-02 15:08
采摘草莓要注意什么
采摘草莓要注意什么
采摘草莓需注意农药残留、成熟度判断、卫生防护、正确采摘方式和储存保鲜五个关键点。1、农药检测:草莓种植普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采摘前需确认农场是否通过有机认证或公示农药安全间隔期。建议选择正规采摘园,采摘后使用小苏打水浸泡15分钟去除表面农...[详细]
2025-05-02 15:08
果酱煮到什么状态就可以了
果酱煮到什么状态就可以了
果酱煮到浓稠且能够挂勺的状态就可以了,具体表现为果酱冷却后呈现凝胶状。1、状态判断:果酱煮制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和测试判断其状态。当果酱开始冒泡并变得浓稠时,可以用勺子舀起一些,如果果酱能够缓慢流下并在勺子上形成一层薄膜,说明已经接近完成。...[详细]
2025-05-02 15:07
水蜜桃要去皮才能吃吗?
水蜜桃要去皮才能吃吗?
水蜜桃是否去皮食用取决于个人喜好和健康需求,去皮可减少农药残留,带皮食用则能保留更多营养。1、农药残留:水蜜桃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表皮容易残留化学物质。为减少摄入,建议去皮食用。可以用流动清水冲洗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表面,再用小刀削去...[详细]
2025-05-02 15:06
煮豆浆怎样才能不粘锅?
煮豆浆怎样才能不粘锅?
煮豆浆不粘锅的关键在于控制火候、持续搅拌和预处理锅具,具体方法包括冷水下锅、文火慢煮、使用不粘锅等。1、火候控制:豆浆粘锅主要因高温导致蛋白质快速凝固。建议全程使用中小火加热,沸腾后立即转最小火维持微沸状态。实验表明,当温度超过95℃时大豆...[详细]
2025-05-02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