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潮发霉的茶叶不建议继续饮用。茶叶霉变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主要风险包括消化系统损伤、肝脏毒性、致癌风险、免疫抑制和急性中毒。
霉变茶叶中的霉菌代谢产物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霉菌毒素如呕吐毒素可直接破坏肠道上皮细胞,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肠炎。霉变茶叶冲泡时毒素溶于水,饮用后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出现。
黄曲霉毒素是霉变茶叶常见的有害物质,摄入后需经肝脏代谢。该毒素会干扰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引发肝纤维化,短期大剂量接触可造成急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者风险更高。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黄曲霉毒素列为1类致癌物。其致癌机制是通过与DNA结合形成加合物,诱发TP53等抑癌基因突变。长期饮用霉变茶饮会使肝癌风险提升3-5倍,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风险系数更高。
赭曲霉毒素等霉菌代谢产物会抑制免疫细胞增殖,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反复感染、伤口愈合迟缓等免疫缺陷表现。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群体需特别注意。
霉变严重的茶叶可能含有高浓度霉菌毒素,单次饮用即可引发中毒。典型表现为24小时内出现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2016年云南曾发生因饮用霉变普洱茶导致的集体中毒事件。
茶叶储存应保持干燥通风,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可使用食品级干燥剂或密封罐保存,绿茶建议冷藏。发现茶叶有霉斑、异味时立即丢弃,轻微受潮但未霉变的茶叶可尝试烘干处理。日常饮茶建议少量购买、尽快饮用,陈年普洱茶需特别注意存储条件。养成检查茶叶外观和气味的习惯,冲泡前观察茶汤是否浑浊,霉变茶叶冲泡后汤色暗沉且可能有悬浮物。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