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饮食营养 > 正文

秋分养生早晚莫贪凉 这些进补方法不可取

发布时间: 2021-12-09 11: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知不觉,到了秋天秋分这个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到秋分的晚上,大家还能欣赏到非常漂亮的月亮。同时,昼夜等长, 让不喜欢夜晚出门的人,加快了回家的步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秋分养生早晚莫贪凉 这些进补方法不可取

这个节气的天气特点,呈现出了秋季的干燥,早晚温差大。还有着早晚喝冷饮,白天中午吃冰棍的人,就要当心了。寒冷的食物进入肠胃内,还可能会刺激到脆弱的肠胃,特别是有胃部疾病的人,如消化道溃疡、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等。

在早晚的时候都莫要贪凉,不光是食物还有穿衣搭配上,注意及时添减衣物。此外,在秋分时节的养生,还要吃对红薯、坚果,温热养肺、补气消食。

秋季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大丰收的季节,这个时候吃蔬菜跟吃水果都不用发愁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的是红薯。大家可以选择大街小巷上叫卖的烤红薯,也可以在家里做红薯粥,或者是蒸红薯来吃。

红薯物美价廉,水分高热量还低。每百克的红薯中含有61千卡、32微克的维生素A、88mg的钾元素等等。如果你因为进入秋分后,适应不了天黑,在预防夜盲症上就可以选择红薯。

吃起来暖暖和和的红薯,在中医上还认为有温热养肺、补气消食等好处。如果你喜欢糯糯的口感,还可以吃紫薯。紫薯里面的维生素A含量、胡萝卜含量等成分,虽然没有红薯的多,但紫薯也有它的优势。

紫薯里面的花青素含量较高,其中的花青素、花青苷等成分,在动物实验上发现,有很强的抗氧化、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秋分养生早晚莫贪凉 这些进补方法不可取

所以,大家要吃对红薯、吃对薯类,除了红薯以外,还要跟大家说的一种食物就是坚果。坚果是一个大类,有花生、瓜子、松子、开心果、大杏仁等等。在秋分的时候吃坚果,坚果里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有一定的益处。

如果大家觉得开心果、松子比较贵,很难做到天天吃的话,也可以选择花生瓜子,价格便宜还可以起到差不多的作用。至于大家担心的坚果“热量高”、“脂肪高”等问题,只要适量吃,全天吃的量可以保证在35g以内,且吃天然的原味坚果。

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每天吃上一小把好处多。

饮食:多吃“辛酸”果蔬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进补:重药物轻食物不可取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五方面的内容。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进补,应该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建议进补还需适量。“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秋分两款食疗:

秋分养生早晚莫贪凉 这些进补方法不可取

初秋调脾胃――青红萝卜煲生鱼

[材料]白萝卜300克、红萝卜300克、生鱼1条(约500克)、猪瘦肉100克、红枣6个、生姜3片。

[烹制]红、白萝卜去皮洗净,切为厚块;红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猪瘦肉整块洗净;生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晾干水,下油锅微火稍煎至微黄。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两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2-4人用。

秋来补肺正其时――琼玉露

[材料]人参15克、生地60克、茯苓30克、蜜糖30克。

[烹制]生地洗净切成小粒;茯苓碎成小粒洗净,放进瓦煲,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煲1个小时,至汤约400毫升(约1碗半水量),用炖盅盛装,把人参洗净切片,放进炖盅内加盖,文火隔水炖3-4小时,取出待稍凉,溶入蜜糖则成,此量可供1-2人用,深秋时宜每周1-2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夏季莫贪凉 防腹胀腹泻
夏季莫贪凉 防腹胀腹泻
夏季到来已久,全国各地都进入到了一个高温的天气中,在夏季里人们不仅要忍受高温的暴晒同时身体也深受考验,经常的疲惫不堪或是……夏季到来已久,全国各地都进入到了一个高温的天气中,在夏季里人们不仅要忍受高温的暴晒同时身体也深受考验,经常的疲惫不堪或是食欲不振。甚至于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因...[详细]
发布于 2021-10-27

最新推荐

炒鸡蛋为什么要放白醋
炒鸡蛋为什么要放白醋
炒鸡蛋放白醋主要是为了去腥增香、提升嫩滑口感。白醋的酸性成分能中和蛋腥味,促进蛋白质适度凝固,使鸡蛋更蓬松柔软。炒鸡蛋时加入少量白醋,醋酸会与鸡蛋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有效消除蛋腥味。白醋还能降低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使鸡蛋在加热过程中形成更细...[详细]
2025-08-17 17:00
炒鸡蛋放醋起什么作用
炒鸡蛋放醋起什么作用
炒鸡蛋时放醋可以提升口感、促进蛋白质吸收并中和腥味。醋的酸性成分有助于鸡蛋蛋白质结构松散,使炒蛋更嫩滑,同时能减少鸡蛋的腥味,增加风味层次。炒鸡蛋加醋能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醋中的醋酸与鸡蛋蛋白质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分子结构更易被人体分解,尤...[详细]
2025-08-17 16:35
炒鸡蛋放白醋起什么作用
炒鸡蛋放白醋起什么作用
炒鸡蛋时放白醋主要能起到去腥增香、提升嫩滑度的作用。白醋的酸性成分可中和蛋腥味,促进蛋白质变性使口感更细腻,同时能延缓鸡蛋氧化发黑。炒鸡蛋过程中加入少量白醋,其含有的醋酸会与鸡蛋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有效去除蛋腥味。这种去腥效果对土鸡蛋等腥...[详细]
2025-08-17 16:10
醋炒鸡蛋偏方治什么病
醋炒鸡蛋偏方治什么病
醋炒鸡蛋偏方主要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咳嗽等不适症状,对风寒感冒初期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醋炒鸡蛋的组合可能通过缓解咽喉刺激、补充蛋白质、促进局部代谢等方式产生效果,但无法替代正规医疗。一、缓解咽喉刺激食醋中的醋酸成分具有轻微抗菌作用,加热后挥发...[详细]
2025-08-17 15:45
炒鸡蛋为什么放点醋呢
炒鸡蛋为什么放点醋呢
炒鸡蛋时放醋可以提升口感并帮助去腥,同时有助于鸡蛋更嫩滑。醋的酸性能够中和鸡蛋的腥味,并促进蛋白质凝固,使炒蛋质地更细腻。炒鸡蛋加醋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风味和质地。醋中的醋酸能与鸡蛋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减少蛋腥味,尤其适合对腥味敏感的人群。...[详细]
2025-08-17 15:20
炒鸡蛋先放油还是先热锅
炒鸡蛋先放油还是先热锅
炒鸡蛋先热锅再放油更合适,能避免油温过高产生有害物质,同时减少粘锅概率。具体操作方式与油品选择、火候控制等因素有关。炒鸡蛋时先将空锅加热至微冒烟状态,再倒入食用油快速润锅,待油温升至五六成热时下蛋液。这种操作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锅体微孔收缩形...[详细]
2025-08-17 14:55
炒鸡蛋先热锅还是先放油
炒鸡蛋先热锅还是先放油
炒鸡蛋建议先热锅后放油,能减少粘锅并提升口感。热锅冷油的方式有助于鸡蛋均匀受热,避免局部焦糊。热锅后倒入适量食用油,待油温适中时打入鸡蛋。这种方式能让蛋液快速凝固成型,表面更嫩滑,底部形成金黄酥脆的边沿。使用不粘锅效果更佳,油量可适当减少。...[详细]
2025-08-17 14:3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